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苦杏仁苷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失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苦杏仁苷组(15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小鼠模型,并使用药物连续治疗7天。治疗后进行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通过 ELISA 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OX40配体(OX40L)、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和苦杏仁苷组的一般情况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BALF中TSLP、IL-4显著降低(P<0.05),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小鼠肺组织中OX40L和GATA-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be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苦杏仁苷对OVA诱导的哮喘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TSLP-DC-OX40L通路调节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失衡,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平喘方对哮喘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及气道重塑相关因子IκB激酶家族(IKK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米组、平喘方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和5%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当日雾化结束1 h后灌胃给药14 d。各组于最后一次给药后收集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HMGB1、TLR4、NF-κB表达,ELISA法检测BALF及外周血中HMGB1、TLR4、TGF-β1、IKKs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中HMGB1、TLR4、NF-κB及IKK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TLR4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气道重塑严重,HMGB1、TLR4及NF-κB表达明显增强,HMGB1、TLR4、TGF-β1及IKKs含量升高(P<0.05),HMGB1、TLR4、NF-...  相似文献   
73.
沈世平  薛征 《陕西中医》2022,(10):1484-1486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虫类中药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特点,通过合理配伍和安全施用可充分发挥其祛风解痉、逐瘀通络、化痰平喘的功效,达到改善呼吸道症状、抗组胺、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小板黏度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现从虫类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应用现状、中西医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及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最终可导致气道重塑等不可逆器质性损害。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反应递质等,并受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因子调控。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一类有众多表型及不同功能亚群的生物系统,被发现是参与哮喘发病的重要细胞,在启动哮喘免疫反应和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DC具有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等重要功能,直接影响着哮喘的发生发展。糖皮质激素至今仍被证实是预防哮喘发作的最有效药物,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备受关注;而中医药多靶点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DC无疑是探索哮喘发病机制和探索安全有效的免疫疗法及研发天然中药产品的一个重要研究靶点。现从DC的研究概况、DC与哮喘发病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相关性、主要研究工作等整理论述,以期为今后阐释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部分思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温阳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温阳法对小儿哮喘的发作期、缓解期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温阳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76.
薛征 《大众医学》2020,(5):70-71
一天,何女士发现五岁女儿的腿上发出好多红点,以为是虫咬的,并未在意。谁知第二天,孩子腿上的红点更多了,她急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患了“过敏性紫癜”……刘先生发现儿子洋洋的双腿上有一块块的紫斑,开始以为是与同学打闹磕碰的,没太在意。  相似文献   
77.
抗感染治疗 小儿肺炎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生长发育.目前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抗生素治疗:明确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小儿汗病各证候的影响因素,更好地规范小儿汗病证候诊断。方法以上海市5家医院的中医儿科符合汗病诊断的2~13岁患儿为研究对象,行5种证候(肺卫不固证、营卫失调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迫蒸证和气阳不足证)诊断。问卷调查汗病患儿的个人史、主要临床表现和饮食情况。分为2~5岁、~9岁和~13岁组。以Logisitic回归分析各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共收集313例汗病患儿,男171例(54.6%)。2~5岁组100例,~9岁组160例,~13岁组53例。肺卫不固证104例(32.2%),营卫失调证38例(12.1%),气阴两虚证65例(20.8%),湿热迫蒸证44例(14.1%),气阳不足证62例(19.8%)。12~5岁组气阳不足证占32.0%(32/100);~9岁组肺卫不固证占37.5%(60/160),~13岁组湿热迫蒸证占35.8%(19/53)。2小儿汗病5种证候与个人史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是影响肺卫不固证、气阳不足证小儿汗病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92(95%CI:1.074~4.073)和1.636(95%CI:1.086~2.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卫不固证汗出时间、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及其95%CI分别为3.212(1.067~9.665)和4.182(1.280~8.405),以整昼日和颈部汗出为主;营卫失调证汗出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10,95%CI:1.296~14.331),以前胸和手足心汗出为主;气阴两虚证在汗出时间、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及其95%CI分别为7.799(1.050~57.921)和4.978(1.086~7.414),以手足心汗出和上下半夜出汗为主;湿热迫蒸证在汗出部位、饮食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及其95%CI分别为9.925(1.106~14.366)和2.590(1.029~6.522),以肘部和腹股沟处汗出为主,喜食海鲜和油炸食品为主;气阳不足证在汗出季节、时间、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冬季、白天出汗和项背部出汗为主。结论早产是影响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气阳不足证的因素,5种证候的汗出部位、时间以及饮食偏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9.
王雅娟  薛征 《陕西中医》2022,(11):1654-封3
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不自主地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给患儿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严重影响。抽动障碍常与过敏性疾病合并出现,且发病率逐年增多,其中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最常见。抽动障碍合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现分别从中西医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共患病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发现,在基因与神经生化、感染、免疫、心理和季节发病因素中二者具有相关性。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脾、肝,病性虚实夹杂,以风、痰、湿、滞、火、郁为致病因素,治则为健脾补肺,化痰祛风,平肝熄风。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编制小儿积滞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检验,为小儿积滞病临床评价提供量表依据。[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小范围测试编制量表;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系数)法等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进行检验。[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了包含46个条目的评价量表条目池;经2轮德尔菲问卷,形成具有24个条目的初级评价量表;通过小范围测试,优化为具有21个条目的评价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3个条目,剩余18条目共提取合并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76%;内容效度为0.359~0.931;重测信度为0.797~0.926;分半信度为0.798;内部一致性均>0.4;反应度中,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积滞患儿与非积滞患儿、积滞患儿自身治疗前后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积滞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北方地区小儿积滞病常见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评价,在南方地区的使用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