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51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88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加服利巴韦林300~400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300mg/次,3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检查血常规1次,观察4周。同时观察地榆升白片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8%(16/46),对照组为88.1%(37/4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轻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为30.4%(14/46),对照组为47.8%(22/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需要干扰素减量的中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为4.3%(2/46),对照组为21.4%(9/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需要停止干扰素治疗的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4.2%(6/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所致骨髓抑制,效果显著,且价廉、方便,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体外分析黏附分子αvβ3和αvβ5及其配体Del-1、L1在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比较正常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癌的血管内皮细胞T3A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αvβ3和αvβ5的表达以及缺氧对其表达的调控.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6种肿瘤细胞Del-1和L1的表达及缺氧对其表达的调控.使用连续光谱荧光测定仪定量肿瘤细胞在LSEC和T3A上的黏附,并分析抗不同黏附分子的抗体和siRNA对肿瘤细胞一内皮细胞黏附的阻断作用.结果 T3A细胞αvβ3和αvβ5的基础表达高于LSEC,而ICAM-1的基础表达低于LSEC.缺氧上调两种内皮细胞αvβ3和αvβ5的表达,而ICAM-1表达仅在LSEC中升高.在不同肿瘤细胞中,Del-1和L1的基础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在缺氧条件下受到明显不同的调节.Del-1和L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在T3A细胞的黏附明显高于LSEC,并且在缺氧条件下黏附明显增加,这种黏附可以被抗αvβ3、αvβ5的抗体或沉默β3和β5的小干扰RNA(siRNA)阻断.结论 细胞黏附分子αvβ3、αvβ5及其配体在肿瘤细胞-肿瘤内皮细胞的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83.
肾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的疾病之一。原因繁多,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常见有因泌尿系发生感染,应排出体外的尿液中的一些钙、磷、镁、氨等矿物质被损害的肾组织沉着变成晶体物而发生;因饮食习惯不恰当而引起的缺维生素A、维生素C等,损害桨膜的完整性,体内的一些钙、磷、镁、氨等矿物质被损害的肾组织吸收变成晶体物而发生;因人体中不断增加黑胆汁的原因在泌尿路增多了沉积物,也是引起肾结石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4.
探讨哈萨克族民间动物药物用法、功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APC/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应用PCR-SSCP、微卫星标记、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和APC基因突变密集区突变、APC基因杂合缺失(LOH)和启动子1A区甲基化状态,用RT-PCR检测APC基因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C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53.9%,β-catenin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未发现β-catenin基因突变.乳腺癌中APC蛋白表达阴性率为47.6%,APC蛋白表达阴性同TNM分期和β-catenin异常表达呈正相关,未发现APC基因突变.APC基因启动子1A区甲基化率为36.8%,甲基化与mRNA表达减少、蛋白表达缺失及TNM分期呈正相关.APC基因LOH发生率达32.6%,LOH和甲基化呈正相关.结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APC/β-catenin通路出现异常改变.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不是该基因突变所致,而是由于APC蛋白表达缺失导致破坏复合体功能障碍所致.乳腺癌中APC基因突变非常罕见,该基因LOH和启动子1A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是蛋白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临床亚型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对1992-2003年3 764例首次住院的分裂症患者临床亚型的构成比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年限之间五种临床亚型构成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值为407.6,P<0.005,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分裂症患者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偏执型、未定型分裂症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分裂症临床亚型在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可能与文化背景和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7.
例1 男,14天。因全身肤黄5天,排茶色尿1天入院。系第5胎第5产,足月顺产,母孕期健康。其母第1胎(女),生后7个月因紫癜、浮肿和无尿死亡;第3胎(男),生后15天因血尿、肤黄死亡,诊断“HUS”。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无类似疾病。体检:T37.3℃,全身皮肤黄染,胸腹有散在针尖状出血点。巩膜黄,唇不绀。心率144次/分,律齐,心尖区Ⅰ-Ⅱ级收缩期杂音。肺无罗音。肝肋下2cm,脾  相似文献   
88.
男,1岁6个月,因小叶肺炎于1984年2月17日收入院。第2胎,足月,生后苍白窒息15分钟。生后3个月抬头,6个月会笑,8个月扶能坐,12个月扶能站,至今不会走,不会用双手玩物,只会叫“爸”“妈”。平日从不出汗,室温稍高或穿衣过多即可引  相似文献   
89.
三种精神疾病防御方式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三种精神疾病的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 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抑郁症60例、焦虑症40例和正常对照30例进行评定.结果成熟防御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精神分裂症、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焦虑症;不成熟防御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正常对照组;中间型防御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正常对照组;掩饰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焦虑症、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除掩饰因子外,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种防御方式的得分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掩饰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成熟防御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各种因子得分,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与正常对照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三种疾病患者都采取了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应对冲突.不同的疾病采取的心理防御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发现某种疾病与某种特定的防御方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C 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5 0例发生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感染组)、2 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和36例非感染病症新生儿(未感染组)的血清IgM和CRP水平。结果 对照组IgM和CRP值分别为0 .2 1±0 .0 7g/L和1.0 0±0 .30mg/L;感染组IgM和CRP值分别为0 .4 4±0 .2 1g/L和4 5 .19±2 5 .79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0 5 )。未感染组IgM值为0 .19±0 .0 2 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5 ) ;CRP值为39.0 9±18.37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5 ) ,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血清IgM与CR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