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一期内固定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行一期清创,骨折采用髓内钉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伤口内置管冲洗,创面用VSD材料封闭,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19例术后创面获得一期愈合,8例患者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获得愈合,25例患者获得随访,通过6~18个月的随访,23例患者如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无一例发生骨髓炎。结论: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下肢开放性骨折可以采用一期内固定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介绍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Day II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crescent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pelvis, CFDP)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12月对23例Day II型CFDP患者采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术前采用Mimics 17.0软件规划螺钉固定方式。术中采用骨科3D导航,安装示踪器后以患侧骶髂关节为中心完成导航的注册,获得新月形骨折线通过骶髂关节的相对位置。先在导航下将骶髂螺钉于新月形骨折前方固定骶髂关节,后于导航“泪滴”位下置入LC-Ⅱ螺钉。再以CLIC点为进针点与LC-II螺钉平行钻入第2枚螺钉。[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LC-II螺钉置入时间平均(2.3±0.3) min。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87.3±1.6) vs (18.5±1.1), P<0.05]。影像方面,根据Gras分类螺钉安全置钉率为95.6%(22/23);根据Matta影像学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3%(21/23)。[结论]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Day II...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3例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均为L4/L5/S1椎间盘突出,男27例,女6例;年龄17~52岁,平均34.5岁;椎间盘突出在同侧14例,不同侧19例。局麻后在C形臂X线机透视监护下分节段行靶向穿刺,应用PELD行椎间盘髓核摘除。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 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75 min;出血量25~55 m L,平均25 m L;所有患者随访12~2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ODI由术前平均48.8%降至平均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6.9%(31/33)。结论 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在伴骨折的高危病人中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预防方法的不同,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1481例骨折病人分为四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地塞米松组及空白组,观察ISS、FES发病率及死亡例数,然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共发生13例FES,死亡2例,各组ISS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用组FES发病率仅0.30%,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其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预防高危病人FES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应用Fast-fix 360全关节内缝合技术修补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足踝与运动医学中心使用Fast-fix 360缝合技术修补经镜下确诊为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病人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23.6岁,病人均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均予以一期行ACL自体腘绳肌单束重建,6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亦同期处理。术后行膝关节标准化功能康复。收集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术后半年、1年分别复查患膝关节MRI,评估Ramp区损伤修复情况。结果病人随访13~26个月(平均17.8个月)。手术时间为(90.8±21.4)min,术中出血量为(50.5±10.6)ml。术后2例病人移植肌腱供区伤口浅表感染,经延长换药后均愈合;无伤口深部感染及膝关节感染;未出现腘窝血管神经损伤情况。术后半年及1年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半年MRI评估Ramp区的愈合率为73.3%,术后1年其愈合率提高至86.7%。结论使用Fast-fix 360全关节内缝合技术修补半月板Ramp区损伤,同时一期重建ACL,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可作为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一种常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组合式接骨板内固定在治疗陈旧性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采用Mimics19.0软件,按1∶1打印骨盆3D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同时应用组合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3例陈旧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0~63(43.0±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3~101(47.0±10.5) d。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1例,横行伴后壁骨折7例,后柱伴后壁骨折5例;所有患者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组合式接骨板内固定,记录术中、术后及随访时观察评定指标。结果:23例患者手术时间(113.5±11.5) min,术中出血(550.0±104.7) ml,术中透视(12.7±0.8) s。采用Matta放射学复位评定标准:优14例,良7例,差2例;23例患者均获得10~24(16.0±5.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erle d’Aubin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1例。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坐骨神经刺激征5例。结论: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模拟联合组合式接骨板坚强固定,是一种有效、快捷治疗陈旧性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方法。此外,打印模型能够为术者提供三维立体形态结构,结合术前模拟,便于术中复位,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改良肌间隙旁正中入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腰后部正中单一切口,双侧旁正中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25例(其中I度9例,Ⅱ度11例,Ⅲ度5例),分析手术前、后症状,神经功能变化及影像学资料,总结术式经验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本组腰椎滑脱症患者25例,完全复位22例,复位率88%;依据Nakano标准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术后脊髓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改良肌间隙旁正中入路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显露充分、出血少、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9.
60.
兔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建立本实验室SEP正常值数据库,为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实验参数。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各半。选用英国牛津NHK30-Medelec Synergy肌电诱发电位术中监护仪。采用腹腔注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测量日本大白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正向波(P1)、负向波(N1)的正常值。结果 30只日本大白兔均检测出清晰辨认的波形。在头皮记录到较一致的,由一个P1和一个N1组成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为P1(12.32±1.73)ms,N1(21.95±1.88)ms;P1N1复合波波幅为(2.02±1.56)μV。结论 SEP测量值较稳定,为进一步研究SEP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