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01.
采用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静脉窦评价运动员心肌灌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适用于运动员的无创性心肌灌注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6名不同训练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运动员组)和218名普通中学生(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灌注指标的测定,并计算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分别分析、比较对照组与运动员组以及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心脏超声测量指标。结果:运动员组冠状静脉窦内径、振幅、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级别运动员间冠状静脉窦的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亦不相同,由1级至无级别呈递减趋势。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静脉窦可作为评价运动员心肌灌注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302.
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43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施行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行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3例(研究组),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3例,子宫肌瘤27例,子宫腺肌病13例;同期随机选择腹膜内子宫切除术49例(对照组),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子宫肌瘤29例,子宫腺肌病10例。两组年龄、病种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适应证均为子宫增大约妊娠12周以内,无盆腔粘连。1.2 手术方法1…  相似文献   
303.
冯翰  李怀珍  蔡丽萍 《江西医药》2007,42(8):722-723
目的 探讨早产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7例早产孕妇血清IL-1、IL-6、IL-8水平,并与48例足月妊娠分娩孕妇比较.所有孕妇均在产后取胎盘胎膜4×4cm送病理检查,排除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早产孕妇血IL-1、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IL-6、IL-8可能在早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4.
305.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3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时选出分娩时未发生产后出血的37例产妇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以及结局,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及其处理,最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我们观察发现多次孕产、多次人工流产、高龄、中重度贫血、中重度妊高症、血小板过低、前置胎盘等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次孕产、前置胎盘、多胎等都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对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前置胎盘、多胎等产妇,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不建议在剖宫产术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  相似文献   
306.
目的探讨自制靶向卵巢癌的纳米超声造影剂特性和体内造影增强效果。方法应用冷冻干燥-超声法制备普通纳米脂质膜微泡,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法将生物素化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与普通纳米脂质膜微泡连接,制备靶向卵巢癌的纳米微泡(LHRH-N-Mb);观察其镜下形态,计算浓度以及室温下保存时间;以Zeta检测仪检测粒径范围、表面电位;光镜下观察LHRH-N-Mb与LHRH受体过表达的人卵巢癌OVCAR-3细胞靶向结合情况;观察LHRH-N-Mb增强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显像情况。结果LHRH-N-Mb成功制备,光镜下外观圆整,分布均匀,浓度为(2.24±0.42)×10^9/ml,粒径范围为369~618nm,平均(511.76±64.25)nm,表面电位为-14.6mV。室温下保存14天后,LHRH-N-Mb上述理化特性与刚制备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光镜下OVCAR-3细胞周围可见LHRH-N-Mb围绕或黏附,呈花环样结构,这种靶向结合能被生物素化的LHRH抗体预先阻断。LHRH-N-Mb能增强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及实质显像效果。结论通过冷冻干燥超声法和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法制备的LHRH-N-Mb造影剂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体外能靶向高效结合人卵巢癌OVCAR-3细胞,在裸鼠体内有明显增强显像效果。  相似文献   
307.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房加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采用管理工具FOCUS-PDCA,对科室加床未实施PDCA管理前与实施PDCA管理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管理前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6.46%、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4.26%,病人满意度94.87%;实施PDCA管理后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8.83%、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7.04%、病人满意度98.71%。实施PDCA管理后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病区加床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08.
综述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诊断、原因及规范的预防护理措施。规范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及排便情况、平卧、术口的压迫时间、健康教育指导等,认为通过规范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9.
目的采用传统方法制备裸鼹鼠骨骼标本,对其骨骼系统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利用水煮法制作裸鼹鼠骨架,与C57BL/6J小鼠骨骼标本比较研究裸鼹鼠骨骼特点,并观察裸鼹鼠股骨三维结构。结果所制作的裸鼹鼠骨架完整洁净,没有骨质损伤,裸鼹鼠头骨、椎骨、肋骨、四肢骨均具有适应于穴居习性的特征。结论裸鼹鼠的骨骼具有典型的适应掘穴生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10.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初发性翼状胬肉285例(308只眼),其中164例(176只眼)行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121例(132只眼)行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随访2~5年,平均3.4年。结果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组164例(176只眼)中有25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4.21%,进行期53只眼中有16只眼复发,占复发病例的64.0%,45岁以下有18只眼复发,占复发病例的72.0%。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组121例(132只眼)中有19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4.39%,其中进行期44只眼中有10只眼复发,占复发病例的52.63%,45岁以下有12只眼复发,占复发病例的63.1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07,P>0.05)。结论 2种手术后复发率较单纯切除明显下降,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复发,进行期病例的复发率高,中年人较老年人术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