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 骨血管瘤为骨内血管增生错构形成的,较少见,四肢长骨的血管瘤更为少见,而发生在左肘关节内的血管瘤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告。我科在1987年曾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1岁,住院号6919。因左肘关节肿胀,疼痛伴功能障碍2+年,X线摄片提示:“左肱骨下端骨结核累及肘关节。”于1987年9月30日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均无异常发现,左肘关节呈梭形肿胀,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未见浅静脉怒张。左肘部压痛,左肘关节固定于屈曲60°位。左上臂肌肉明显萎缩,左手各指感觉及运动均正常,入院后诊断为左肘关节结核。经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治疗两周后于1987年10月14日在基础麻碎加左  相似文献   
42.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方法 随访 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 ,随访时间 1~ 10年 ,平均 3.4 6年。结果  2 2例出现 4 1项并发症。疼痛 19例 ,假体松动 5例 ,髋臼磨损 7例 ,人工股骨头脱位 2例 ,切口感染 2例 ,术中股骨骨折 1例 ,上段劈裂 2例 ,脂肪栓塞 1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例。结论 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并对防止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经验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3.
卵巢平滑肌瘤是极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合并腹壁平滑肌瘤更为罕见,术前诊断率极低,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本文报道1例吉林省肿瘤医院诊治的卵巢平滑肌瘤囊性变合并腹壁平滑肌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病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加深对卵巢平滑肌瘤囊性变合并腹壁平滑肌瘤的认识,提高卵巢平滑肌瘤的诊疗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4.
姜黄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分泌MMP-13,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骨关节炎(OA)患者软骨细胞增殖、细胞因子MMP-13和IL-6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4例OA患者关节软骨作为实验组,3例股骨头骨折的关节软骨为对照组,分离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浓度为0,10,40,80,120μmol/L的姜黄素溶液共培养软骨细胞48 h,MTT检测姜黄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ELISA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MMP-13和IL-6含量。结果姜黄素在40μmol/L浓度以上对OA软骨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120μmol/L浓度对正常软骨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80μmol/L以上浓度对OA软骨细胞和正常软骨细胞分泌MMP-13具有抑制作用(P<0.05);80μmol/L以上浓度对OA软骨细胞分泌IL-6具有抑制作用(P<0.05),120μmol/L浓度时对正常软骨细胞分泌IL-6具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软骨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释放MMP-13和IL-6,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细胞,延缓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45.
蒋成  蒋萍  蔚芃 《华西医学》2011,(7):1035-1037
目的 探讨经后路全脊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评估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4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脊椎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畸形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6~61岁,平均49岁.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10例,结核后凸3例,椎体发育不良2例;后凸顶点:胸9椎体1例,胸11椎体...  相似文献   
46.
蒋萍  蔚芃  陈路  夏先学 《四川医学》2011,32(10):1531-153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8年2月~2010年8月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23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5个月,随访的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伤口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3%。结论 MIPPO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切口美观,术后感染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同样可以应用在肱骨近端骨折。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利用骨组织计量学方法,从骨吸收与骨形成活动的组织计量学参数的变化情况,了解实验动物血清和骨微环境中IL-6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40只雌性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10、16、22周处死一组大鼠。用ELISA方法测得血清和骨组织培养液中IL-6的浓度。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考察不脱钙骨组织切片的TBV、MTT、FS、RS、LS、和MAR。结果相关关系分析提示:血中IL-6仅与RS呈正相关。而骨组织培养液中IL-6变化与RS、FS呈正相关。与MTT和TBV呈负相关。依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我们发现:骨组织中IL-6浓度与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相关程度RS>MTT>FS>TBV。结论本研究采用骨组织计量学的方法,在组织学水平上证实了绝经后血清和骨组织中IL-6的水平增高,使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增强,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同时也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使用IL-6及IL-6受体拮抗剂等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总结分析了 2 0 0 0年 - 2 0 0 2年 3月用现代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35例股骨干骨折。材料与方法男 2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5岁。新鲜骨折 2 8例 ,陈旧性骨折 7例。均采用扩髓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经 6个月 - 2年零 3个月随访 ,34例骨折愈合 ,下肢功能和关节活动良好。 1例远端锁钉退出骨折未愈合 ,1例皮下脂肪液化两周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对骨折愈合力差或粉碎性Ⅲ型、Ⅳ型骨折术后应延迟负重时间 ,否则会发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9.
蒋萍  蔚芃  赵明才  陈琼  王梓 《中国临床康复》2014,(30):4845-4850
背景:实验证明胶原蛋白底物具有刺激成软骨的作用,但关于不同类型胶原蛋白刺激成软骨作用的能力仍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I、Ⅱ型胶原蛋白对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将P3代人软骨细胞分别加入普通培养板、I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继续培养。培养10d内,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培养28d后,采用ELISA法、聚合酶链反应、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等方法检测3种培养板中软骨细胞分泌I胶原蛋白、Ⅱ型胶原蛋白及糖胺多糖的量。 结果与结论: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中软骨细胞数量最多,增殖速度为I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的2倍、普通培养板的5倍。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中软骨细胞分泌I型胶原蛋白最少,与普通培养板板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I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中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糖胺多糖最多,与其他两种培养板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软骨细胞优于普通培养板,其中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在培养软骨细胞时更能维持细胞形态,延长去分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更利于细胞再分化。  相似文献   
50.
对43例下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分成两组,治疗组早期进行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机(CPM)锻炼及主动运动,对照组行主动训练。经4个月~3年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早期进行CPM及主动运动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