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失败后的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我院收治的DHS内固定治疗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失败后再次手术康复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内固定,9例行关节置换。结果 2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12~72个月),所有行内固定患者均达到骨愈合,包括其中行截骨术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18周。结论对于年青、骨质条件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更换内固定作为DHS手术失败后的策略;活动能力较差、骨质条件差、关节面有破坏的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
蔚芃  蒋成  张志明  赵吕国 《四川医学》2005,26(6):602-603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螺钉技术在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方法11例颈椎外伤病人中使用Axis颈椎侧块钢板3例,Cerevifix系统3例,A0颈椎重建钢板2例。术中使用Roy—Cantille技术置入螺钉8例,Magerl技术置入侧块螺钉3例。结果11例病人经5-22个月,平均19.73个月的临床随访,未发现内固定松动脱落,7例病人获骨性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5例术前为A级患者均无明显恢复,其余6例术前为B、c级病人的脊髓功能障碍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对颈椎的骨折脱位关节突绞锁具有确实复住作用,并且在进行后路减压的同时能获得稳定的内固定。正确的选择进钉点和入钉方向可以降低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评价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凝血功能改变,并分析两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imer)值差异,从而明确RA是否增加TKA术后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风险.方法: 对行初次TKA术的12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RA患者42例,OA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后12 h开始使用10 mg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术前检测D-dimer,并于术后第1、3、5、7天行TEG及D-dimer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高凝患者比例及D-dimer值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 OA患者术后第3天高凝状态患者比例较第1天降低,第3~7天高凝状态患者比例逐渐增加;而RA患者术后高凝状态患者比例逐渐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RA患者术前D-dimer值高于O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术后两组患者D-dimer值均先升高而后下降,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A与OA患者TKA术后高凝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TKA术后DVT发生率在两者中相似.  相似文献   
24.
周俊宏  蒋萍  张清晏  何桂琴  蔚芃   《四川医学》2021,42(4):386-390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骨巨细胞瘤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差异表达,探究lncRNA对骨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初诊为原发骨巨细胞瘤18例患者肿瘤组织(GCTB组),18例长骨干骺端骨创伤组织(对照组),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获得差异lncRNA的表达。通过GO和KEGG Pathway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两组患者骨组织和血清中目标lnc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选择两个具有最大差异倍数上调和下调的lncRNA,qRT-PCR结果显示,GCTB组患者骨肿瘤组织和血清中lnc-FOLR3-2: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ST00000442197.1在对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GC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两组中lnc-FOLR3-2:2和ENST00000442197.1的表达水平作为诊断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lnc-FOLR3-2:2和ENST00000442197.1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的准确性分别为0.841和0.857。结论 Lnc-FOLR3-2:2和ENST00000442197.1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差异,可能在该肿瘤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骨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等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5.
26.
报告5例伸指总肌陈旧性损伤,位于腕关节以上(I区),其中腱性部3例,肌性部2例,均以肱桡肌腱移位代替伸指总肌重建伸指功能。所有病例得到随访,平均时间3年。全部病人伸指功能恢复正常,认为,断裂肌腱远段挛缩严重者,肱桡肌腱显得较短,最好不用。  相似文献   
27.
张德纯  明伟  蔚芃 《中国骨伤》2004,17(9):561-562
我们自2000—2002年,采用德国LINK公司提供的MAY解剖型钢板,对21例胫骨上端合并平台粉碎性骨折的病人进行了内固定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李奎  张建光  陈路  蒲劲松  李源力  蔚芃 《四川医学》2017,38(12):1361-1365
目的 探讨凝血酶肽(TP508)复合人工骨对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2只,建立双侧桡骨1.5cm骨-骨膜缺损模型。随机 选取其中36只,将右侧作为实验侧,骨缺损处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并注入TP508;左侧为对照组,仅植入上述人工骨材料;剩余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不 植入任何物质。术后4周、8周、12周分批处死实验动物,对实验段桡骨进行X线及组织学分析。结果 术后4周、8周、12周实验组X线评分、组织学评分及骨缺损区 新生骨组织面积百分比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12周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无骨连接形成,X线评分及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实验组及对照组(P均 <0.05)。结论 TP508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具有促进愈合作用,复合人工骨植骨对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结合术后持续;中洗引流,敏感抗生素使用及康复治疗等措施治疗1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患者。结果术后疼痛迅速缓解。3~5d局部红肿明显减退,体温下降。术后6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提高35分。随访6~36个月,无1例感染复发。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30.
关于老年人有移位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最佳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本回顾性分析就老年人移位、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65岁以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的骨折最初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不满意且能耐受手术创伤的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进行X线评价及功能评分。随访时间为2,6,12,26及52周。每次随访均行X线摄片。在26及52周随访时进行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46例患者(平均年龄76岁)进行非手术治疗,44例患者(平均年龄73岁)进行手术治疗。52周时DASH评分及疼痛评分2组无差异。但握力在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X片骨折形态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除了在腕部活动范围及握力有微小差异外,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对于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恢复来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