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目的   分析湖北农村女性打麻将和看手机行为与抑郁状况的关系, 为改善农村女性身心健康提供建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湖北7个县/市8个行政村1 367例成年妇女, 抑郁状况的测量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10, CESD-10), 并进行百分数转化。分值越高, 抑郁程度越低, 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结果   15~44岁的妇女的CESD-10得分(77.63±13.95)高于45-64岁(73.17±17.01)和≥65岁(69.25±18.16)的得分(P < 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每天看手机时间与农村妇女抑郁状况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尤其对45-64岁女性抑郁状况的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看手机时间越长, 抑郁程度越高; 打麻将对各年龄段妇女抑郁状况影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看手机行为与湖北农村女性抑郁状况之间存在相关性, 减少农村女性特别是中年妇女的手机使用是今后健康教育与妇联工作中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宁神灵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确定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及宁神灵药效作用的关键通路。方法 参考Banasr的CUMS模型建立方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高分辨串联质谱(AB TripleTOF 5600+LC/MS/MS)系统分析抑郁症大鼠尿液代谢物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聚焦抑郁症核心生物标记物及关键代谢酶,并评价宁神灵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 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发现,抑郁症大鼠代谢发生显著差异代谢,其代谢轮廓在健康状态区域发生显著偏移。对影响代谢分布的生物标记物分析发现,主要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脯氨酸、泛酸、二羟基丙酮磷酸盐、3-羟基丁酸、肌酐、腺苷。其主要涉及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成、氮代谢、硫胺素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给予宁神灵后其含量呈回调趋势。结论 宁神灵对抑郁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宁神灵可能通过氨基酸代谢、糖酵解、TCA循环和ATP生物合成过程中调节发挥抗抑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施氏"整颈三步九法"结合导引功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中医定向透药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做比较分析。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随机数字产生法将患者按随机排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施氏"整颈三步九法"结合导引功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结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评价治疗前后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变化情况,并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疗效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施氏"整颈三步九法"结合导引功法与中医定向透药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都有效,但施氏"整颈三步九法"结合导引功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针刺足三里穴对炎性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香草酸瞬时电位受体4(TRPV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驯化7 d后,进行基础痛阈筛选,然后按痛阈结果随机分组为造模组36只、空白组18只,造模组在右足足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 mL,空白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造模成功的大鼠又按照基础痛阈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和针刺组18只,每组按照不同的处理时间又分为ZT8(15:00)、ZT16(23:00)2个时间亚组,每组9只。在2个时间点进行处理,针刺组在相应时间点手针针刺患侧足三里30 min,其间每5 min捻转1 min,频率为120次/min,模型组、空白组捆绑固定30 min,不做其他处理,1次/d,共治疗7 d。在第7天治理结束后检测相应时间点大鼠的痛阈,痛阈检测后取材,提取大鼠腰椎4~6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以及脊髓中TRPV4的表达。结果①在ZT8时间点: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相比,背根神经节中TRPV4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针刺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炎性痛能够诱发大鼠脊髓和背根局部神经节TRPV4蛋白表达的上调;针刺足三里穴能够调节炎性痛大鼠脊髓与背根神经节TRPV4的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分析青海高原地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律失常二科住院治疗HF患者596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组(n=272,LVEF<40%)、HFmrEF组(n=139,LVEF 40%~49%)、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n=185,LVEF≥5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随访1年,统计无HF再入院率和总生存率。结果HFrEF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HFmrEF组、HFpEF组(χ^(2)/P=35.945/0.000);HFrEF组、HFmrEF组年龄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明显大于HFpEF组(F/P=36.863/0.000,χ^(2)/P=63.823/0.000);HFrEF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心房颤动史比例明显高于HFmrEF组、HFpEF组(χ^(2)/P=7.636/0.022、27.755/0.000)。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尿素(BU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H/F/P=26.236/0.000、5.224/0.006、16.855/0.000、152.535/0.000、91.165/0.000、12.824/0.000、205.422/0.000),HFrEF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HFpEF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F类型与年龄、NYHA分级、FPG、SCr、BUN、NLR、NT-proBNP、LAD、LVEDD呈正相关(r/P=0.325/0.012、0.345/0.009、0.308/0.000、0.322/0.015、0.319/0.011、0.330/0.021、0.568/0.000、0.301/0.005、0.587/0.000),与HDL-C呈负相关(r/P=-0.310/0.014)。Kaplan-Meier曲线显示,HFrEF组1年累积无HF再入院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低于HFmrEF组、HFpEF组(无HF再入院率:χ^(2)/P=7.096/0.008、8.303/0.004;总生存率:χ^(2)/P=6.117/0.013、7.365/0.007),HFmrEF组与HFpEF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高原地区HFmrEF住院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和左心室重构程度介于HFrEF与HFpEF之间,临床特征和预后与HFpEF相似。  相似文献   
119.
应用UPLC-Q-TOF-MS技术和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分析检测芩百清肺浓缩丸的入血成分。灌胃给予大鼠芩百清肺浓缩丸溶液后,肝门静脉采血,血清经SPE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柱温35℃。通过对比分析体外样品、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同时结合Peakview和Metabolitepilot软件鉴定和表征其血中移行成分,在给药后的大鼠血清中分析鉴定了28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18个原型成分,10个代谢产物。应用UPLC-Q-TOF-MS技术和血清药物化学理论较为全面地阐明了芩百清肺浓缩丸在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代谢过程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筛选出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分析代谢通路,探讨MPP的致病机制。采用MP滴鼻感染的方法建立小鼠MPP模型,肺组织病理切片、IgM和支原体核酸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造模成功。利用UPLC-Q-TOF-MS方法分析MP感染小鼠的血清代谢轮廓,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MP感染模型小鼠的血清代谢谱与正常小鼠有显著差别,经数据库检索、质谱信息匹配,筛选出包括鸟氨酸、皮质醇、维生素A、色氨酸等47种生物标志物,涉及视黄醇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甾类激素合成等17条代谢通路。该文建立了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MP感染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从整体水平反映了MP感染小鼠内源性小分子的代谢变化,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进行药物筛选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