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膀胱癌T24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5.5 mmol/L葡萄糖)、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10、20、30 mmol/L葡萄糖).采用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高浓度葡萄糖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癌T24细胞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高浓度葡萄糖对膀胱癌T24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显著促进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促进T24细胞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促进T24细胞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明显促进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并促进T24细胞β-catenin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该作用机制可能与β-catenin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2.
对近6年来的125例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对比研究,分为三组,中药治疗组,前列腺注射组和前列腺注射加中药治疗组,各组的配偶受孕率分别为27.78%,31.25%及60.97%,后者明显优于前两组(P<0.005)。文中讨论了精液不液化不育的病因、机制、治疗以及目前尚存在的问题。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不育是一种较合理、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多个相关基因蛋白产物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63份)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石腊病理切片及6例正常膀胱组织切片中P53、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随防结果相比较。结果:仅一项或无一项指标表达异常的18例(31.03%),2项或2项以上指标表达异常的40例(68.9%)。本组BTCC大多数表现为多项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肾盂尿PH值、Na+、K-、Cr及比重的测定以及B超学皮质厚度测定、利尿B超、肾盂大小的变化等项目的观察来预测肾功能的可复性。结果显示,术后有肾功能恢复组,除肾盂尿比重外,PH值、Na+、均数较无恢复组低、肾盂尿K+、Cr、肾皮质厚度及利尿B超肾盂大小的变化则相反(P<0.05)。认为上项指标对术前肾功能预测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近年来开展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移植的疗效及顶层设计与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接受DCD肾移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DCD肾移植术。其中17例患者术后第5~7天肾功能恢复正常(73.91%);4例患者术后第8~10天肾功能恢复正常(17.39%);2例患者肾功能延迟恢复(8.69%),其中1例规律血透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最近1例)血透2月后肌酐维持在190μmmol/L并出院。在DCD肾移植后的随访过程中,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1例患者术后第5个月死于重症肺部感染。结论:DCD供肾肾移植效果好,是我国尚无脑死亡法条件下,有效解决肾移植面临肾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顶层设计及组织实施是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3例肾结石患者,其中178例采用MPCNL,145例采用标准通道PCNL,对两组手术时间、一期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肾功能、输血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了18 F和24 F肾穿刺通道并一期行碎石术.MPCNL组手术时间较PCNL组延长(P<0.05),但肾盏多发性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标准通道PCNL组(P<0.05),而单纯肾盂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则低于标准通道PCNL组(P<0.05).两组鹿角型结石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手术并发症、肾功能、输血率、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PCNL与标准通道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低、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等优点.标准通道PCNL较适合处理较大的肾盂结石,MPCNL较适合治疗肾盏多发结石,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鹿角型结石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8.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48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史、临床检查特点、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及结石取净率等临床特点。结果结石的总取净率为77.08%(37/48),术后配合ESWL,结石总排净率为93.75%(45/48)。并发症为高热5例(10.42%)、术中大出血4例(8.33%)、术后继发性出血2例(4.17%),肾盂穿孔1例(2.08%),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6d。结论只要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巧,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是一种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排净率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检测及其比值(F/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137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PSA和F/TPSA比值。结果总体比较两组间TPSA及F/TPSA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灰区(4ng/ml0.05),而F/T在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PSA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仍是前列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但F/TPSA值检测能更准确地鉴别位于灰区的前列腺病变性质,在灰区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