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株阴沟肠杆菌的DHA-1型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确定编码AmpC酶DHA-1型基因是存在于整合子还是质粒上,来探讨此类AmpC酶的播散方式。方法分别提取细菌的染色体DNA和质粒DNA通过斑点杂交的方式,并将整合子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测序,来确定编码AmpC酶DHA-1型基因存在的位置。结果2株阴沟肠杆菌的斑点杂交试验均在质粒DNA中发现AmpC酶DHA-1型基因,而染色体DNA和整合子片断中未找到相关基因。结论这2株阴沟肠杆菌的AmpC酶DHA-1型的基因均存在于质粒上,说明他们的AmpC酶是通过质粒的转移而散播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与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组)、肠外加肠内营养(PN加EN组)和肠外、肠内营养加益生菌(益生菌组)。3组营养供给为等热、等氮量。于第6天处死大鼠,取其盲肠内容物作厌氧菌培养,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作菌种DNA指纹图谱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末段回肠和结肠的跨膜结合蛋白及肠上皮浆细胞免疫球蛋白(IgA)表达水平;取腔静脉血及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匀浆后作细菌培养,测细菌易位率;采用鲎试剂法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结果(1)益生菌组及PN加EN组各种菌种的数量均较PN组增多(P<0.05)。PN组细菌DNA指纹图谱条带明显减少,且出现明显异常条带,其他两组大鼠肠道内优势菌群的基因条带与正常大鼠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PN加EN组和益生菌组小肠和结直肠跨膜结合蛋白及IgA表达明显高于PN组(P<0.05及P<0.01),且益生菌组跨膜结合蛋白的表达高于PN加EN组(P<0.05);PN加EN组的小肠和益生菌组结直肠IgA的表达明显高于PN组(P<0.01)。(3)PN加EN组和益生菌组血、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的细菌易位率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PN组(P<0.05),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联合EN能增加肠上皮跨膜结合蛋白IgA表达,改善肠道微生态,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布情况以及纸片距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分离到的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临床株71株,其中金葡菌1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5株。双纸片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对D试验阳性菌株再次用纸片边缘距离分别为10~15mm,16~20mm,21~25mm,26-28mm4组测定D试验结果,了解纸片距离对D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比例为45.1%,其中金葡菌组68.8%,CNS组38.2%,P〈0。0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纸片距离大于26mm会对D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实验室必须加强对葡萄球菌诱导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44.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主要引起腹泻,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现将我院2002年8月至2004年1月在儿科病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住院婴幼儿进行粪病原体检测、血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的统计,总结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细菌的膜孔蛋白及其形成的孔道是细菌与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抗生素透过细菌细胞膜的重要通道。细菌膜孔蛋白合成降低或膜孔蛋白缺失可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从而引起细菌对抗生素耐药。在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方面,膜孔蛋白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入手,对其膜孔蛋白的特点、构成、合成调控机制及其与细菌耐药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蒋燕群  朱海燕  李轶 《检验医学》2006,21(6):625-628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高产AmpC酶的方法。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1935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进行AmpC酶的初筛试验,然后用EDTA纸片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时对327株初筛阳性细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PCR、头孢西丁三维试验、EDTA纸片法阳性菌株分别为54、85、94株,阳性率分别为2.79%、4.39%、4.86%,EDTA法与三维试验的符合率为97.25%,2种检测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EDTA对质粒AmpC酶的检测率高于三维试验。结论EDTA纸片法用于这2种临床菌株中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无需特殊仪器支持,可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 (R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敏化凝集颗粒技术测定 2 5 6例腹泻患儿粪便 (发病 7d内 )中RV抗原 (RVAg) ,对RVAg阳性且伴有肠外临床症状的患儿作相应的血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结果  2 5 6例患儿中粪RVAg阳性 71例 ,阳性率 2 7.73%。 31例RVAg阳性伴心率异常患儿中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异常 1 6例 ,2 7例RVAg阳性伴肝肿大患儿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升高 9例。 32例RVAg阳性伴轻度脱水患儿中钠 (Na+ )异常 8例 ,钾 (K+ )异常 1 3例。 2 1例RVAg阳性伴中、重度脱水患儿中除剩余碱 (BE)有 1 7例和 pH值有 5例低于参考范围外 ,其余血气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 结论 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敏化凝集颗粒技术可早期确诊RV感染。及时发现RV感染患儿肠外其他脏器损伤并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细菌的膜孔蛋白及其形成的孔道是细菌与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抗生素透过细菌细胞膜的重要通道。细菌膜孔蛋白合成降低或膜孔蛋白缺失可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从而引起细菌对抗生素耐药。在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方面,膜孔蛋白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入手,对其膜孔蛋白的特点、构成、合成调控机制及其与细菌耐药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心肌疾病与自身免疫性损伤的关系,本文对98例临床诊断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用自建的抗层粘连蛋白-IgG(LN-IgG)检测法和国产抗心磷脂-IgG(ACL-IgG)试剂盒进行了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为53例心肌炎中16例阳性,12例心肌病中6例阳性,阳性率分别为30.2%和50%.而33例非心肌疾病中仅3例阳性,阳性率为9.1%,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ACL-IgG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由此认为血清LN-IgG阳性水平与心肌疾病关系较为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该类疾病主要以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损伤为特征,有助于认识此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程发展,在是否可采取特异性免疫抑制疗法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0.
7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6年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本院被确诊为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分析其中金葡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将非金葡菌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Kirbv—Bauer琼脂扩散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原发疾病、所在病区、诊疗经过、诱发因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本院共有金葡菌培养阳性标本495例次.确诊为医院感染者96例次,其中91例次(76例患者)病史资料完整,非金葡菌医院感染354例次。76例中死亡20例.占2006年本院金葡菌医院感染者的26.32%。性别、年龄对金葡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影响,而金葡菌医院感染发病最多的病区为神经外科,占30.77%(28例次/91例次)。下呼吸道标本培养金葡萄阳性者占所有金葡菌医院感染者的79.16%。诱发金葡菌医院感染的因素为手术、留置导尿、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98.90%。结论:2006年本院金葡菌医院感染以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高发,可能与其原发病重、一般情况差有关.金葡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为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