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8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中药坎离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诱导的压力过载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和中药+缬沙坦联合干预组(简称联合干预组),每组14只。分别于术后1、4、12、32周监测外周血压,并于3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质量和左室组织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第1、4、12、32周历时性前肢血压均明显升高,SAP、LVSP、LVEDP、CMI和LVM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缬沙坦组、联合干预组术后第4、12、32周前肢血压显著降低,中药组大鼠SAP、LVEDP降低,缬沙坦组、联合干预组SAP、LVSP、LVEDP降低,联合干预组HR、LVMI降低,缬沙坦组的CMI和LVM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干预组术后第12、32周前肢血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中药组降压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干预组和缬沙坦组相似。与中药组和缬沙坦组比较,联合干预组的LVEDP更低(P<0.05)。结论:益气温阳中药坎离颗粒能显著降低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外周血压,改善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82.
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后,生理及心理均较脆弱,作为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康复工作,是患者巩固各种治疗的延续.本文将对护理康复方面进行一次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3.
为评价声学定量(AQ)技术监测功能在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观察44例CHF患者在中药坎离煎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心衰评分变化,以及AQ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随着心衰评分的降低和临床症状的改善,AQ所测指标SV,CI,EF,PER,PFR也随之显著好转,症状改善与指标变化相符。提示以AQ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客观反映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在中药治疗CHF时  相似文献   
184.
目的:观察中药坎离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致慢性心衰(CHF)大鼠耐力型运动能力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CHF模型。用坎离颗粒(生药12 g.kg-1.d-1)灌胃该模型32周,对照组以开搏通(3.375 mg.kg-1.d-1)灌胃32周。观察坎离颗粒干预对CHF模型鼠耐力型运动能力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腹主动脉缩窄致慢性心衰大鼠存在游泳耐力降低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恶化;开搏通、坎离颗粒预防给药能改善上述病理生理变化,中药坎离颗粒作用优于开搏通;结论:坎离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存在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85.
目的?筛选坎离颗粒中治疗肾性高血压病主效应中药,并验证其对肾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诱导肾性高血压病大鼠模型,运用DPSVT.05版数据处理系统产生U20(2010)表,采用拟水平法确定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对坎离颗粒进行10因子(10味中药)10水平(10种剂量)20次实验,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0组,每组5只。以干预后16周大鼠左前肢血压为筛选指标,根据均匀设计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主效应中药,并得到中药复方(简称筛选方)。验证实验,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蒸馏水10 mL/kg)、模型组(蒸馏水10 mL/kg)、筛选方组(筛选方混悬液1.125 g/mL)、坎离颗粒组(坎离颗粒混悬液0.675 g/mL)、缬沙坦组(缬沙坦混悬液0.72 g/L),每组10只。造模后8周开始干预,干预时间均为16周。测量造模后及干预4、12、16周大鼠左前肢血压,测量干预后各组大鼠肾脏重量及肾功能指标。结果?坎离颗粒中黄芪、莪术、附子、葶苈子、茯苓组合且生药剂量分别为0.90、0.45、1.80、5.40、2.70 g/kg时,降低血压疗效最佳。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收缩压升高(P<0.01),干预16周后血清肌酐(SCr)升高(P<0.01)、左肾重量/右肾重量(LK/RK)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干预后各时间点收缩压下降(P<0.01),干预16周后筛选方组、坎离颗粒组LK/RK升高(P<0.05),SCr下降(P<0.05)。结论?黄芪、莪术、附子、葶苈子、茯苓是坎离颗粒改善肾性高血压病的主效应中药;应用均匀设计可以有效揭示复方疗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