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时间生物医学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系的看法已从体内稳态的观点转变为体内动态的观点,认为人体内普遍存在生物节律,与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及时辰节律的变化息息相关,由于气温、气压、干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诱发某些疾病,乃至恶化、死亡。因此,诸多疾病在人体中的发生发展亦可能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究高压氧综合治疗应用于小儿早期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早期脑瘫的患儿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认知言语及运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GMF、s-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大于对照组(45.68±1.5731.66±1.87;57.23±1.2849.73±1.10;61.28±2.5554.71±2.31)分,P0.05。结论:给予早期脑瘫患儿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利于改善其认知语言和运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坎离颗粒对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大鼠心肌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坎离颗粒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心脏压力负荷超载DHF模型。造模后共死亡7只大鼠(死亡率10.67%),共有53只大鼠进入后续实验。坎离颗粒组予中药浸膏溶液(以生药量计)6.75 g/kg,缬沙坦组予7.2μg/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量双蒸水,各组每日灌胃1次,共干预32周。观察各组大鼠离体心脏乳头肌张力对异丙肾上腺素、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的反应情况;观察各组大鼠的离体乳头肌发展张力(development force,DF)静息后增强现象以及在不同[Ca~(2+)]浓度下的乳头肌DF变化。结果(1)异丙肾上腺素激动试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离体乳头肌DF、张力上升最大速度(+df/dt)及张力下降最大速度(-df/dt)增幅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坎离颗粒组大鼠乳头肌DF、±df/dt增幅均明显降低(P0.01),缬沙坦组-df/dt增幅亦降低(P0.01)。(2)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激动试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离体乳头肌的DF、±df/dt增幅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坎离颗粒组大鼠乳头肌DF、±df/dt增幅均明显降低(P0.01),缬沙坦组大鼠乳头肌DF亦降低(P0.05)。(3)静息后DF增强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静息后DF增幅随静息时间延长反而呈递减趋势,所有时间点DF增幅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坎离颗粒组随静息时间延长静息后DF逐渐递增,乳头肌静息240 s后DF增幅明显大于模型组(P0.05);缬沙坦组随静息时间逐渐延长静息后DF仍呈递减趋势,且静息60 s和120 s后DF增幅增大(均P0.05)。(4)不同[Ca~(2+)]浓度实验下乳头肌DF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离体乳头肌在[Ca~(2+)]浓度1.75、3.5和7.0 mmol/L下DF增幅均增大(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坎离颗粒组在不同[Ca~(2+)]浓度下DF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在不同[Ca~(2+)]浓度下DF增幅降低(均P0.05)。结论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DHF大鼠心肌对肾上腺素受体前(肾上腺素)、受体后激动剂的反应均增强;心肌张力静息后增强现象受损;在超生理钙浓度条件下,心肌肌张力仍增强。坎离颗粒干预能显著改善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DHF大鼠心肌对肾上腺素受体前、后激动剂反应的过度增强,并改善心肌静息后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观察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88例盆腔炎患者,根据她们的基本临床信息将其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根据组别分别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并根据相关的疗效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同的治疗方法与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整体护理组患者的心理态度更加积极健康,生活意识更高。结论在相同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整体性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报道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病理、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讨论。结果:本例患者曾因“乳腺纤维瘤”先后6次手术,第6次手术诊断为恶性分叶状肿瘤,术后半年出现胸壁、牙龈转移,胸壁、牙龈肿物切除术后,发现颧面部、上颌窦、胸椎多发转移,行2周期化疗,临床症状获得缓解,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随访3个月患者死亡。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由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恶性问质成分组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价值有限,常需要手术获取完整标本,并结合免疫组化进行诊断。一旦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应行全面检查明确病灶范围,进行综合治疗。其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复发及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6.
枸杞子多糖柱前衍生HPLC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枸杞子多糖柱前衍生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三氟乙酸(TFA)水解枸杞子多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HPLC测定枸杞子多糖中单糖的衍生物。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磷酸缓冲液(p H 6.7)-乙腈(84.5∶15.5),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枸杞子多糖柱前衍生指纹图谱标示出11个共有峰,鉴别了8个共有峰(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D-阿拉伯糖)。10批枸杞子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0.99。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度高,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有效控制枸杞子多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7.
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后,生理及心理均较脆弱,作为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康复工作,是患者巩固各种治疗的延续.本文将对护理康复方面进行一次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中药坎离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诱导的压力过载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和中药+缬沙坦联合干预组(简称联合干预组),每组14只。分别于术后1、4、12、32周监测外周血压,并于3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质量和左室组织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第1、4、12、32周历时性前肢血压均明显升高,SAP、LVSP、LVEDP、CMI和LVM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缬沙坦组、联合干预组术后第4、12、32周前肢血压显著降低,中药组大鼠SAP、LVEDP降低,缬沙坦组、联合干预组SAP、LVSP、LVEDP降低,联合干预组HR、LVMI降低,缬沙坦组的CMI和LVM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干预组术后第12、32周前肢血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中药组降压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干预组和缬沙坦组相似。与中药组和缬沙坦组比较,联合干预组的LVEDP更低(P<0.05)。结论:益气温阳中药坎离颗粒能显著降低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外周血压,改善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9.
冠心病的中医时间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时间生物医学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系的看法已从体内稳态的观点转变为体内动态的观点,认为人体内普遍存在生物节律,与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及时辰节律的变化息息相关,由于气温、气压、干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诱发某些疾病,乃至恶化、死亡.因此,诸多疾病在人体中的发生发展亦可能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0.
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难题.主要表现在终末期难治性心衰、心衰的猝死高危、心衰伴低蛋白血症和顽固水肿及反复急性加重住院.通过开展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干预方案优化、推广中医综合心脏康复和优化中西医结合干预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能会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