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12.
异丙酚、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镇静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方法 68例支气管镜检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在利多卡因局麻后,P组首次静脉缓慢注入异丙酚1.5mg·kg-1,速度为40~60s,然后以5~10mg/(kg·h)输注;M组首次静脉注入咪达唑仑2mg,2min后根据镇静情况追加,每次追加0.5mg,间隔2min。维持用药均根据镇静分级调整,使患者镇静程度位于闭眼入睡和大声指令可唤醒之间。观察镇静诱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咳嗽程度、局麻药物追加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镇静诱导时间分别为48±16s(P组)、210±49s(M组),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4.9±1.8min(P组)、15.1±5.7min(M组),镇静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P组均明显短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咳嗽程度、局麻药物追加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咪达唑仑均可安全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镇静,但异丙酚镇静诱导时间短,意识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对12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合适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加强术中监测和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危象。结果 肿瘤切除后无1例应用α-受体兴奋药去甲肾上腺素,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液动力学维持平稳;术毕麻醉苏醒迅速。结论 该类手术麻醉成功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术中有效控制血压和防治心律失常以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预防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双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F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1,C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情况、拔管前后心率(HR)、血压(BP)及躁动发生率.结果:C组拔管时BP、HR明显高于F组(P<0.05),C组拔管后5 min基本恢复到拔管前水平,F组各时间点的BP、HR比较平稳,F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能较好地预防和减轻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并且不影响患者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已经显示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本院自1997年11月至2005年3月实施560例VATS麻醉,现回顾性分析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蒋柳明  金立达  林丽娜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31-132,141,241
目的观察异丙酚治疗日本大耳白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后肺组织超微结构和湿干重比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ALI组(Ⅱ组)和异丙酚治疗组(Ⅲ组),各8只。建模成功后Ⅲ组静脉注射异丙酚8mg.kg-1.h-1,Ⅰ组和Ⅱ组静脉注射等量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6h后处死动物,迅速剖胸取出肺脏,肉眼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取左肺测定湿干重比,取右肺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肺组织大体标本观察:Ⅱ组外观呈暗红色,可见表面有弥漫的出血点、灶性实变及梗死;Ⅲ组部分充血、水肿。电镜下观察:Ⅰ组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正常,Ⅱ组Ⅱ型上皮细胞明显水肿,多数板层小体排空现象明显,形成空泡;Ⅲ组表现减轻。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湿干重比明显上升(<0.05)。结论异丙酚治疗后ALI兔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对兔油酸性ALI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Medline等外文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有关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围术期寒战效果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在RevMan5.1软件中对相应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4篇文献进入了本次Meta分析,共854例患者。疗效方面:右美托咪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均显著优于曲马多(RR=0.60,95%CI:0.41~0.88,P=0.008)。不良反应方面: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组(RR=0.07,95%CI:0.03~0.14,P<0.00001),头晕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组(RR=0.28,95%CI:0.11~0.73,P=0.01)。漏斗图表明各项指标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优于曲马多,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曲马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使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1例,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18~28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止血带持续充气或手术时间1.0~1.5h,根据是否应用止血带分为无止血带组(N组,n=15)和止血带组,再将止血带组患者按单盲法随机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n=14)和参麦组(SM组,n=12)。所有患者于L1,2或L2,3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SM组在上止血带前15min将参麦注射液0.6ml/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而I/R组则在相同时间内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3组患者于扎止血带/手术开始前即刻(T0)、止血带松开后/术后0.5h(T1)、2h(T2)、6h(T3)和24h(T4)时分别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浓度。结果与T0比较,I/R组T3时PaO2降低,PA-aDO2、RI和血浆MDA浓度升高,血清IL-6和IL-8浓度在T3~4时升高,SM组血清IL-6浓度T3时升高(P<0.05或0.01),N组和SM组各时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I/R组PaO2降低,PA-aDO2、RI、血浆MDA浓度、血清IL-6和IL-8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I/R比较,SM组PaO2升高,PA-aDO2、RI、血浆MDA浓度、血清IL-6和IL-8浓度降低(P<0.05或0.01)。结论单侧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的应用可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换气功能,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和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兔单肺通气炎性介质反应水平及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9只,随机分为电针非穴位组(EN组)、电针穴位组(E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3只。麻醉后右肺实施单肺通气3h。EN、EP两组于单肺通气开始时实施电针刺激,EN组取双侧足三里穴旁1cm处,EP组取双侧足三里穴处,双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前及单肺通气后测血液中性粒细胞水平。实验结束处死,测定肺组织TNF-α、IL-6、IL-8、IL-10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EP组单肺通气后氧合指数高于EN组及C组(P〈0.05),血液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EN组及C组(P〈0.05),肺组织TNF-α、IL-6、IL-8亦明显降低(P〈0.05),而IL-10明显增高(P〈0.05);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和岀血较少,仅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反应来减轻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20.
术中保温护理在脊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体温是衡量机体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即使外周环境温度发生改变,但中心体温(体核体温)却能维持在37℃左右.中心体温的稳定对于保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机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有报道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36℃)相当常见,特别是一些手术时间长,失血多且没有进行体温保护的病人,术中轻度低温发生率为50%~70%[1].我们对我院的40例脊柱手术病人进行研究,比较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维持正常体温与术中失血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寒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