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91.
邵静波  蒋慧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0):612-614,627
诱导细胞凋亡是治疗白血病和肿瘤的一条重要途径,活性氧在启动和调节细胞凋亡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活性氧参与的细胞凋亡途径及其代表药物在血液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观注。  相似文献   
192.
目的:应用脑片膜片钳记录技术,探讨腺嘌呤核苷酸离子通道型3(P2X3)受体活化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外侧区(LPAG)神经元膜电位及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PAG脑片,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下,观察LPAG神经元膜电位及动作电位发放频率以及给予P2X3受体激动剂α、β-me三磷酸腺苷(ATP)后对LPAG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记录 32个LPAG神经元中有29个神经元观察到膜电位升高以及动作电位频率的增加(P<0.05).结论:P2X3受体活化具有促进LPAG神经元膜电位升高以及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3.
194.
目的探究腕踝针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例,行盐酸羟考酮治疗;研究组43例,行腕踝针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观察2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效果、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研究组NRS评分、疼痛症状、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整体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腕踝针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疼痛起效快,疼痛缓解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5.
都说孕育是女人的天职。准妈妈们成为重点保护对象的那一刻起,必然受到全家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呵护。养尊处优的VIP专享"国宝"级别待遇当然惬意,但凡事都讲究过犹不及。孕期进补不得宜,出现营养摄入过剩、没有得到适量运动代谢消耗等现象是很普遍的。随着孕期激素水平的增加,在外周组织较强的抵抗胰岛素功能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维持正常糖代谢平衡——胰岛细胞增  相似文献   
196.
蒋慧 《上海护理》2022,22(1):50-52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静脉曲张诊疗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方面总结了98例超声微探头辅助现配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医用胶注射术及内镜下套扎术等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198.
目的:探讨TET2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中突变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5例初诊MDS患者,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常规核型分析(CC),PCR技术及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序列;分析该95例初诊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95例初诊MDS患者中11例发生TET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1.6%,其中6例发生错义突变,1例2次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2例同义突变,5例TET2基因突变位点位于3号外显子上。95例MDS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2~73个月),伴有TET2基因突变的MDS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于未发生该基因突变者且生存率较低(9个月vs 15个月,P<0.05)。结论:TET2基因突变是一种新型分子学异常,伴有该基因突变的MDS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9.
针对病理学教学环节中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现状,开设临床病理讨论选修课,充分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课题以第二军医大学2008级,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个班学生为观察对象,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选修课,以临床病例讨论课为载体,开展PBL式讨论。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临床病理讨论选修课模式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的兴趣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实施过程中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引入PBL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临床病理知识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初发时骨髓中多药耐药蛋白P170的表达,分析P170表达与患儿多药耐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1例;根据疗效分为初治敏感组(n=40)和难治耐药组(n=2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多药耐药蛋白P170的相对表达率,并分析P170表达阳性率与耐药性和性别间的关系。结果难治耐药组的急性白血病患儿P17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治敏感组(65.4%和37.5%,P<0.05);但ANLL组与ALL组、男性组与女性组的P170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4%和57.1%,P>0.05;45.0%和46.2%,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初发时P170表达阳性者易产生多药耐药,预后可能较差;P170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分型和性别间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