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目的研究硅灰石涂层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方法将硅灰石等离子喷涂于Ti-6Al-4V表面,成骨细胞于其表面培养,测定培养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和骨钙素的含量,并观察硅灰石涂层表面成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结果培养7 ~ 12 d,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13 ~ 21 d,骨钙素内含量最高,涂层表面细胞増殖明显.结论硅灰石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  相似文献   
52.
背景:临床上常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文献报道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会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但其究竟如何影响肝肾组织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肝肾组织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8-0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8月龄雌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300~32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双氯芬酸钠先骨折后药物组和双氯芬酸钠先药物后骨折组,每组8只。 方法:大鼠卵巢去势后饲养3个月,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组。生理盐水组和先骨折后药物组先进行双侧股骨中段骨折造模,再分别灌注生理盐水10 mL/(kg•d)和双氯芬酸钠5 mg/(kg•d)。1次/d,共3周;先药物后骨折组先灌注双氯芬酸钠5 mg/(kg•d)3周,再进行骨折造模。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骨折后2,3,4,6周摘取肝脏和双侧肾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学观察。 结果:双氯芬酸钠先骨折后药物组肾小球炎症反应;肾小管管腔扩张,上皮细胞水肿,细胞核消失,小管变性坏死,管腔内出现白细胞及细胞碎片和药物结晶;肾间质充血,炎症细胞浸润。双氯芬酸钠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部分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症反应;中央静脉和肝窦隙淤血。双氯芬酸钠先药物后骨折组同样造成肝肾组织损害,持续3周左右。 结论:双氯芬酸钠对骨质疏松性大鼠的肝肾组织有一定损害,尤其是肾脏组织。长时间应用双氯芬酸钠造成的肝肾组织损害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53.
家兔用改良Allen 氏系统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分别测定血液和脊髓组织TXB 2、 6-keto-PGF 1 a 和ET-1 含量;以及脊髓组织灰质、白质和总血流量,研究紫外线照射和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实验发现:损伤组血液和脊髓组织TXB 2 含量升高、6-keto-PGF 1 a 含量下降、ET-1 含量升高。脊髓组织灰质和白质血流量以及脊髓组织总血流量均下降。治疗组用UBIO 治疗后,血液和脊髓组织TXB 2 含量下降、6-keto-PGF 1 a 含量升高、ET-1 含量下降。脊髓组织灰质和白质血流量以及脊髓组织总血流量均上升。实验说明:UBIO 可以改善全身和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54.
自体外周血与骨髓中干细胞数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骨髓动员,血细胞机分离采集和离心浓缩后,外周血干细胞(APBSC)计数的变化并将其与骨髓中干细胞数相比较。方法 选取20例骨缺损患者(16例良性骨肿瘤,4例骨折),骨髓动员前作骨髓穿刺测定骨髓中干细胞数(单位体积数量,下同),然后每天皮下注射特尔立3.0μg/kg,连续3d ,第4天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后采集APBSC并计数,分离,离心后再计数。结果 动员后,APBSC计数明显升高,为动员前的2倍,分离并离心后,APBSC计数为骨髓中干细胞计数的40倍。结论 骨髓动员能明显提高外周血干细胞计数,可用于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55.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40只家兔分成3组,用改良Allen法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进行运动功能,脊髓诱发电位,血液流变学、脊髓丙二醛和病理对比观察。结果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较损伤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脊髓诱发电位波形分化较清晰,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脊髓丙二醛含量下降,病理损害减轻。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甲  相似文献   
5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骨、软骨、肌肉、肌腱、神经、脂肪、支持造血的骨髓基质及肺、脾、胸腺等组织的基质等,而且MSCs是良好的基因治疗载体,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外周血中的MSCs研究较少,远没有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中的MSCs研究深入,故本文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国人肱骨近端三维解剖研究及其对假体设计与植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量部分国人肱骨近端的三维解剖数据,并与欧美人的解剖数据对比,评估假体设计及假体在术中的定位和安装规范对中国人的适用度。方法正常成人志愿者180例,随机选取单侧肩关节,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mm,以1.25mm层厚、0.6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与Imageware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测量。结果国人平均肱骨全长(29.7±1.9)cm,平均肱骨近端髓腔直径(11.6±1.9)mm,平均肱骨头额状面直径(42.4±4.0)mm,平均肱骨头矢状面直径(40.1±3.9)mm,额状面与矢状面直径比为1.06±0.09,平均肱骨头表面曲率直径(44.6±4.4)mm,平均肱骨头高度(16.7±1.9)mm,肱骨头高度与曲率半径比为0.75±0.07,颈干角平均129.7°±4.3°,肱骨头后倾角平均15.9°±9.2°,肱骨头内侧偏心距平均(5.0±1.6)mm,肱骨头后侧偏心距平均(3.5±1.6)mm。与欧美人相比,只有肱骨近端髓腔直径与肱骨头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国人的肱骨头高度、颈干角、后倾角均与目前手术规范有区别。结论国人与欧美人种的肩关节解剖存在很大差异,应对引进假体进行适当改进,并制定假体在术中的定位与安装标志。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脊髓损伤后自由基的影响。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用电子顺磁共振法直接测定脊髓组织中自由基信号的相对强度。结果损伤组脊髓组织自由基信号(7.014±0.914)mm/100mg与对照组(1.938±0.430)mm/100mg比较显著增强(H=18.93,P<0.01)。治疗组采用UBIO治疗后,脊髓组织自由基信号(4.215±0.914)mm/100mg与损伤组比较显著减弱(H=13.71,P<0.01)。结论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可以减轻脊髓组织自由基损害。  相似文献   
60.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科2004-01/2007-12收治的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骨缺损进行微创植骨的患者11例,局部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在电视透视引导下定位,做5~8 mm的切口.通过植骨器撑开软组织,切割、钳夹、取出纤维瘢痕组织,并打通硬化封闭的髓腔,形成新鲜植骨床.通过套筒将自体骨、异种骨或人工骨植入.植骨后每2周复查X射线片,观察植骨块吸收、骨再生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10例患者植骨后一般情况好,无发热,伤口无明显肿胀、渗出等炎症反应,均为一期愈合.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均在植骨后2~4个月(平均2.9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恢复正常负重.1例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骨不连患者3周内出现炎症反应,植骨后8个月仍未愈合.提示微创植骨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愈合较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