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16篇 |
免费 | 771篇 |
国内免费 | 4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4篇 |
儿科学 | 160篇 |
妇产科学 | 113篇 |
基础医学 | 641篇 |
口腔科学 | 75篇 |
临床医学 | 1598篇 |
内科学 | 1043篇 |
皮肤病学 | 112篇 |
神经病学 | 306篇 |
特种医学 | 4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053篇 |
综合类 | 4141篇 |
预防医学 | 1968篇 |
眼科学 | 104篇 |
药学 | 1452篇 |
27篇 | |
中国医学 | 1760篇 |
肿瘤学 | 3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1篇 |
2023年 | 330篇 |
2022年 | 343篇 |
2021年 | 408篇 |
2020年 | 389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335篇 |
2017年 | 174篇 |
2016年 | 232篇 |
2015年 | 319篇 |
2014年 | 666篇 |
2013年 | 549篇 |
2012年 | 757篇 |
2011年 | 727篇 |
2010年 | 732篇 |
2009年 | 721篇 |
2008年 | 755篇 |
2007年 | 708篇 |
2006年 | 676篇 |
2005年 | 679篇 |
2004年 | 581篇 |
2003年 | 512篇 |
2002年 | 451篇 |
2001年 | 398篇 |
2000年 | 418篇 |
1999年 | 373篇 |
1998年 | 317篇 |
1997年 | 295篇 |
1996年 | 213篇 |
1995年 | 276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172篇 |
1991年 | 138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123篇 |
1988年 | 118篇 |
1987年 | 107篇 |
1986年 | 85篇 |
1985年 | 94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49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40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11篇 |
1965年 | 8篇 |
195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前,我院手术器械包内缝合针一直是用针垫存放,在一次手术后常常会有血迹等污染,如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虽然可使针垫清洁干净,但缝线易断开,使用周期短。在参观学习其他医院手术室后,改为将针穿在较厚的纸条上,经试用后感到缝合针固定不牢固,在器械包搬运、摆放过程中极易脱 相似文献
32.
性功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功能,它和饿了需要吃饭、困了需要睡觉一样,并非低级下流的事。性器官也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老年人如何保持旺盛的性功能,防止过早衰老,是追求健康长寿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朋友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麻醉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剖腹探查术低体重新生儿80例,胎龄<37周,性别不限,体重1.5~2.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七氟烷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SCB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组(SR组)。2组新生儿均采用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气管插管成功后SCB组患儿于左侧卧位下骶管注射0.2%罗哌卡因1 ml/kg,SR组患儿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5 μg·kg-1·min-1。术毕2组患儿停止吸入七氟烷,术后6 h内FLACC评分>3分时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及PACU停留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后6 h内补救镇痛情况,记录SCB组患儿骶管阻滞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R组比较,SCB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苏醒期及PACU停留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 h内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SCB组患...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全身高温疗法(whole body hyperthennia,WBH)的麻醉管理特点,提高WBH麻醉管理水平.方法 2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全身热疗系统加温,静吸复合全麻,监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PetCO2),、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平均动脉压(MABP)、肺毛细血管楔压(17CWP)、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1)、外周血管阻力(SVRI)、肺动脉血管阻力(PVRI)、动脉氧饱和度(SaO2)、血糖和肾功能.结果 随着体温的升高,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出现明显的变化.HR,CO,CI,CVP,MPAP,PCWP均升高.恒温期间最明显.而此期MABP,PVRI,SVRI反而下降(P<0.01);在高温状态下,心脏功能受抑制,肺水严重增多,氧耗与氧供均升高.与一般全麻比较,药物分解代谢增快,所需麻药量增多.结论 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用药,完善的监控手段,适当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充分的氧供,酸碱平衡,血气电解质稳定,高血糖以及各器官功能的维护和合理补液,均有助于提高WBH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36.
背景:骨感染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是膜诱导技术和骨搬移技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提出了Ilizarov技术骨与软组织侧向搬移.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与软组织侧向搬移治疗局灶性胫骨骨髓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Ilizarov技术骨与软... 相似文献
37.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气囊导尿管作为普通尿管的替代品,它最大的优点是固定性好,不容易滑落,可避免重复插管而引起的感染。此外,它还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很受欢迎。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构建食管癌细胞Eca9706 DNA聚合酶β(DNA polβ)基因敲除载体,为DNA polβ基因敲除奠定基础。方法应用体细胞基因敲除技术的方法和原理,根据DNA polβ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UP1/UP2和DOWN1/DOWN2),通过PCR扩增获得上游同源序列(UP)和下游同源序列(DOWN),其中上游同源序列长1 268 bp,下游同源序列长2 150 bp,将其插入骨架载体pcDNA3.1,从而构建了DNA polβ基因敲除载体pOUT-polβ,最后用PCR、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经过PCR筛选,限制性酶切及DNA测序鉴定,证实上游同源序列(UP)和下游同源序列(DOWN)2个片段插入正确。结论通过本研究所述方法,成功构建了用于食管癌细胞Eca9706 DNA polβ基因敲除载体pOUT-polβ。 相似文献
40.
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许多患者已达晚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使术后很快复发或根本失去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