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新型制剂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药效,探讨"回阳生肌"外用药治疗中医阴证疮疡的初步药理机制。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传统回阳生肌膏治疗组和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治疗组。采用"激素干预—皮肤缺损—细菌感染"复合因素叠加法制备慢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实验观察大鼠一般生活行为,检测创面分泌物溶菌酶含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栓素B2(TXB2)含量及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表现出中医临床"阴证"的基本证候特征。与模型组比较,传统回阳生肌膏及其脂质体凝胶治疗组创面分泌物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中TNF-α和TXB2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创面肉芽组织增多,胶原合成旺盛,皮肤结构趋于完整。结论新型制剂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在抗菌、消炎、促进胶原合成及创面愈合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活髓后牙牙本质隐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修复科口腔内科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门诊收治158例活髓后牙牙本质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79例。A组采用充填法治疗,B组采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1 a及2 a的临床疗效。结果 6个月充填组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比较没有差异;1 a充填组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比较可以认为充填组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是有差异的,其中金属烤瓷冠修复组的疗效高于充填组;2 a充填组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比较可以认为充填组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金属烤瓷冠修复组的疗效高于充填组。结论金属烤瓷冠修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充填组。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保存活髓组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脉痹通冲剂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血凝块阻塞静脉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而产生的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展以及工伤和交通事故的增多 ,DVT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除了可以并发严重的肺栓塞之外 ,若延误治疗 ,往往可引起深部静脉功能不全 ,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 ,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能力。我们在多年研究周围血管病治疗的基础上 ,筛选出了一些辨证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的中药 ,研制出脉痹通冲…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经大鼠溃疡皮肤反复给予含汞中药制剂引起的肾功能指标改变与肾脏病理形态的关系,为临床监测含汞制剂的安全性及明确诊断肾脏损害阶段提供依据。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8组:皮肤破损组,溃疡模型组,基质组(凡士林)及5个中药剂量A、B、C、D、E组(1.219、0.609、0.305、0.152、0.076 g/kg)。连续给药14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脲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除蛋白法检测血肌酐(SCr);通过称量大鼠空腹体重及脏器湿重,计算肾脏系数;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肾脏,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与溃疡模型组比较,各组BUN及SCr未见异常;中药A、B、C、D组RB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各中药组肾脏系数均不同程度升高。肾组织形态观察,可见大面积创伤、细菌感染及炎症等病理因素可以造成溃疡模型大鼠肾脏病变,以肾间质出血及炎细胞浸润为主,而这种病理损害在各中药组中均有所减轻,但基质组未见改善;剂量较高的中药组肾脏病变以肾小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其中,RBP水平升高的A、B、C、D 4个中药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脱落;A、B、C 3组肾小管扩张明显。结论常用肾功能检测指标不能较好的反映含汞中药外用制剂引起的早期肾脏病理损害,RBP可以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出现改变时较早地反映肾脏靶器官毒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总结评价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方丝弓矫治的临床效果,探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方丝弓矫治难点和要点。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2例因牙列不齐要求矫治的下颌切牙先天缺牙患者使用减数拔牙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12例下颌前牙先天缺失并牙列不齐的患者经15~23个月,平均18.6个月的正畸治疗。患者牙弓间隙关闭,上下牙弓协调,覆颌,覆盖正常,面部侧貌协调。结论:下颌前牙先天缺失可以通过上颌单颌或双颌不对称拔牙矫治来协调上下牙弓,改善患者的覆颌,达到个别正常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正>下肢骨折手术后,长期卧床和膝关节固定可引起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病程对康复治疗有显著影响,骨折后1个月内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膝关节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针对下肢骨折手术后不同时期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了早期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经单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自2004年5月-2008年2月对解放军总医院第309临床部、徐州市中心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工人医院的69例糖尿病足患者(69条患肢)随机分组,骨髓组直接采集自体骨髓200mL,单剂G-CSF动员组在采集骨髓前1d给予G-CSF 2μg/kg,采集骨髓100mL,骨髓组采集200mL,分离骨髓有核细胞,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总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百分比,将分离的骨髓有核细胞移植于患者患肢腓肠肌。结果足部疼痛改善率动员组为89.7%(35/39),骨髓组为90.0%(27/30);两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腿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动员组1-3d所有患肢(39/39)冷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髓组26/30条患肢在1-10d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的患肢经皮氧分压均有不同升高。结论利用单剂G-CSF动员患者骨髓可有效提高骨髓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量,可减少患者骨髓采集量,不影响糖尿病足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2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前1周应用益气活血通脉中药,1周后抽取骨髓液,依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辨证循经的方法注射缺血肢体。术后在益气活血通脉方基础上,连服4~6周具有温阳、温经、通络作用的中药。观察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 I)、光电容积描记(photoplethysmography,PPG)、经皮氧分压(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痛感、冷感、创面生长愈合等情况,进而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注射1~2周后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静息痛、冷感改善较明显;2周后下肢膝关节下10 cm处有不同程度的TcPO2升高和TcPCO2降低;4周后AB I有增加趋势;PPG波形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跛行距离延长;疮面愈合周期缩短。结论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中药对改善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行医院门诊规范化服务,创造门诊医疗护理服务特色,对确保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23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在伤后一周内行MRI检查,表现为脊髓受损区T2加权高信号T1加权等或低信号。方法:同时对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预后的患进行比较。脊髓损伤程度、水肿范围、脊髓受压、髓内出血及预后有关,认为MRI检查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作用。结果:认为在脊髓损伤中MRI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检查手段。通过MRI检查可将脊髓损伤分为两类:脊髓受压型和非受压型。T2加权高信号范围大小是估计预后的简便方法,治疗上以脊髓内外联合减压以及防止脊神经进一步损害。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固定牵引及手术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