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计算机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0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ADL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LOT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别经20d治疗后,发现其MMSE、LOT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25.4±2.3)]、MBI评分[(68.1±16.1)分]及LOTCA知觉、思维能力评分[分别为(11.60±2.92)分和(16.93±2.2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探讨LPS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正常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培养。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TLR4低表达、正常表达及高表达的肠上皮细胞亚组。正常表达组(normal组)及高表达组(high组)培养基中加入LPS诱导细胞炎症,刺激时间分别为0、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的表达;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各亚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水平。收集细胞,q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划痕试验观察对比2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LPS干预培养细胞后,TLR4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ELISA和qPCR检测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组间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β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试验提示TLR4高表达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LPS影响TLR4炎症通路的活化,促进前炎症因子及辅助刺激分子的释放,起到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王朕  董博 《全科护理》2014,(36):3430-3431
护理伦理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是每位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的基本职业素质。良好的护理认知也能够在护理实践中避免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事件的发生。因而,护理管理者如果具有护理伦理认知力和护理伦理决策力,将为护理工作团队工作质量及公众认可度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现状,探讨角色压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间的关系,为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投入量表、角色压力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对63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投入总分为(52.54±8.08)分、角色压力总分为(71.90±11.89)分、组织支持感总分为(82.41±24.98)分;临床护士角色压力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角色压力对工作投入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院管理者应为临床护士创造正性工作环境,从组织层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临床护士的角色压力,提高组织支持感,增进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护士更好地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35.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作用于靶基因mRNA的3’UTR区域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与癌症有着密切的联系,miR-NA可通过调控其相应靶基因从而调节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对肿瘤中异常表达的miRNA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对肿瘤进行准确诊断,而且可以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策略。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侵袭性的恶性颅内肿瘤,临床上难以做到完全切除,患者预后较差。miRNA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与胶质瘤相关的miRNA进行鉴定并且明确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及靶点,将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领域。本文主要对胶质瘤中一些表达异常的miRNA及基于miRNA的胶质瘤诊断及治疗领域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发病率很高,传统治疗主要分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因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以及病人对手术疗法的自然恐惧感,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单纯保守治疗又对一些病例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我科在临床实践中自行摸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PTEN基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喉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VEGF-C和PTEN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72.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和PT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和PTEN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喉癌,可降低患者的VEGF-C和PTEN水平,治疗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62例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采用内热针治疗的治疗组(31例)和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31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脊椎疼痛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体征、脊柱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之间在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脊柱疼痛VAS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胸廓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的血沉、C反应蛋白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在血沉、C反应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的BASFI、BASD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内热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内热针疗法在改善脊柱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致残率、延缓病情等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可行,值得探索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 炎症级联反应过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性体作为固有免 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MI/RI的炎症损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此外,阻断或抑制 NLRP3炎性体激活及其下游炎症 因子释放可能成为MI/RI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0.
背景:目前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存在病程长、治疗效果不佳及花费较高等问题,并且临床治疗使用个性化骨替代材料的成骨作用有限,故临床治疗亟需一种兼具良好成骨效果和抗菌作用的3D打印植骨材料。目的:总结负载抗菌制剂3D打印支架用于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及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缺损,3D打印,支架材料,抗菌,动物实验,体外实验”,英文检索词为“bone defect,3D printing,scaffold,antibiosis,animal experiment,in vitro”,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钛、镁、钽等金属及其合金制备的3D支架具备一定成骨性能,但不具备抗菌功能。羟基磷灰石等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但因强度不够通常与人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结合成复合材料,分别模仿天然骨中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发挥各自优良功能。抗生素、纳米银/铜、抗菌肽、镓元素等抗菌制剂分别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产生活性氧干扰细菌DNA复制、抑制铁元素吸收等机制来发挥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