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报道 1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经过。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 0 .12s ,右束支阻滞型 ,心内电图逆行A波冠状窦远端电极领先。考虑左侧壁隐匿性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传导。阻断旁道逆传后 ,心动过速仍持续 ,室房分离 ,才明确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因此 ,对宽QRS波心动过速应作仔细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42.
CAST(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研究目的是验证以下假设:抑制心肌梗死后病人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室早是否可以减少由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或心跳骤停。首次 CAST(CAST I)选择恩卡尼·氟卡尼和吗拉西嗪(moracizine,乙吗噻嗪)为试验药物。1989年 CAST 资料和安全委员会建议终止恩卡尼和氟卡尼的试验,因为治疗组死亡率高于安慰剂组。当时仅320例病人参加吗拉西嗪试验,观察到治疗组死亡率较低。因此,吗拉西嗪作为第二次 CAST(CAST—Ⅱ)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关系,为AMI预后提供预测。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226例AMI患者进行随访(平均417d)以确定其转归,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结果白细胞总数与AMI病死率相关,随着白细胞数的增加,AMI病死率持续增加(P<0.01)。当白细胞数>1.10×1010/L时,AMI病死率是≤8.0×109/L时的2.5倍(P<0.01),0.81~1.10×1010/L时的1.8倍(P<0.05)。结论白细胞总数与AMI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44.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主动脉夹层分离动脉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分离动脉瘤(AD)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急性期(发病2周内)病死率高达70%。该病早期诊断极其困难,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大约有30%~40%患不能明确诊断,直至尸检时才发现。本试作实验室血浆D-二聚体(D—D)浓度检测和其它炎性标志物的测定,探讨其与主动脉夹层分离动脉瘤的相互关系,以期望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5.
实验啮齿动物胃内给予乙醇或阿斯匹林,在形态学上可诱发和人类胃底、贲门糜烂相同的浅表粘膜损害。预先用巯基(SH)烃药物或前列腺素(PG)治疗可预防或减轻大鼠胃粘膜糜烂。本实验对9种SH烃药物行试验,发现有4种对乙醇或阿斯匹林诱发的深部急性进胃粘膜出血性糜烂有保护作用,而对于浅表粘膜细胞的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心电图运动试验对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心电图无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 ,分析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运动试验的敏感性相似 (81.8 %对85.7% ) ,但高血压组的特异性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 (42.8 %对81.8 % ,P<0.05)。结论 心电图运动试验对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7.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布、严重程度及临床特点。方法4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其心脏超声多普勒分为2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组(LVEF〈0.5)和对照组(LVEF≥0.5),对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临床特点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组多支病变、左主干和前降支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组回旋支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Gensini积分判断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平均年龄和合并糖尿病者在射血分数下降组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的严重病变是造成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基础,左主干和前降支病变更多影响左室收缩功能。高龄和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更常见。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对房间隔缺损(ASD)未行矫正患者左室局部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35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和25例正常组在心尖四腔切面取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盘后用脱机软件QLab中的TMQA功能测得左室游离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和应变率数据(结合心电图及计算得到最大应变/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及平均舒张期应变/应变率)。结果应变:ASD组左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显著高于正常组(<0.05),但基底段仅平均舒张期应变高于正常组(=0.014)。应变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组左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最大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平均舒张期应变率均普遍高于正常组,但基底段平均舒张期应变率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2)。结论 2D-STI是一种无创评价左室局部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工瓣膜心内膜炎(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PVE)(docarditis,NVE)的主要临床特点、治疗决策及预后。方法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分成早发型PVE、迟发型NVE、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VE)3组.作比较3组临床特点。结果早发型PVE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属多见:迟发型PVE的致病菌与PVE相似,致病菌以链球菌届和肠球菌届多见。PVE经胸超声心动图检禽阴性则常规做经食道超声心动网检查。可提高阳性帛。且对PVE患者是否需手术干预往往有决定性的意义。结论PVE应陔尽早寻找诊断依据,及早诊断,再根据PVE的类型,致病菌的种类,对抗生素治疗的敏感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患者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选择内科治疗还是内科联合外科治疗,以提高PVE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0.
冠心病房颤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作者就胺碘酮(可达龙)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除颤复律效果作了观察,及其与治疗有关的几个临床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9~78岁,平均575岁。按发现房颤病程,分为短程和长程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短程组(6周内)计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4.5岁;长程组(6~24周内)计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0.5岁。疗法:两组均采用胶碘酮复律,每日剂量0.6g,分3次口服,连续用10-14天。有效者减量,每日1—2次,每次0.2g;无效者停药。结果:短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