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5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213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00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3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肝胰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胰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肝MFH和1例胰MFH的CT表现。病理分型:1例为黏液型,4例为多形性型。5例均采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2例进行了延迟扫描。结果:5例肿瘤最大径6.8~22.5cm,其中位于肝右叶1例,肝左叶3例,胰尾部1例。CT平扫:1例表现为巨大囊性结构为主的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实质呈轻度~明显强化,2例肿瘤内可见细小血管;静脉期肿瘤呈中度~明显强化,肿瘤内坏死区和肿瘤实质显示清晰,边界清楚;延迟期2例示病灶密度稍低于肝实质。5例中合并肝内转移1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侵犯膈肌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术前CT诊断为恶性肿瘤4例,良性病变1例。结论:肝胰MFH的主要CT表现为肿瘤内坏死显著,局部浸润性强,其CT表现与病理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多层灌注成像对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的64排螺旋CT(64MDCT)灌注成像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诸参数与肿瘤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CEA等的关系。方法对33例CRC患者进行64MDCT多层灌注成像检查。绘制所选层面靶动脉、靶静脉及肿瘤感兴趣区(ROI)的TDC。CT灌注的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肿瘤按TNM分期,TDC根据形态进行分型。对CT灌注参数与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CEA等诸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C的TDC分为5种类型,TNM分期中各期的TDC可表现为5型中的一种或多种。CRC的灌注参数在各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V、MTT与浆膜浸润有关(t=2.63和-2.24,P=0.0137和0.0331),Bv与肿瘤大小存在正相关(r=0.41,P=0.02),BF、MTT与肿瘤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CEA等均无关(P〉0.05)。结论MDCT多层灌注成像可反映CRC的血流灌注状况.可能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重视CT、MR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虽比其他系统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发病率低,但无论良性骨肿瘤、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还是肿瘤样病变均好发于青少年,近年来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恶性骨肿瘤往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一直是肌肉骨骼系统影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骨科学的发展,保肢手术、化疗、放疗和介入治疗已在骨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对影像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诊断中我们不仅要回答是不是骨肿瘤、是良性骨肿瘤还是恶性骨肿瘤、是原发瘤还是转移瘤,以及肿瘤的细胞学类型这些老问题,而且要明确肿瘤在骨内和邻近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传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获完整随访的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手术方法患者分为2组,A组41例行传统开放减压、PLIF,B组35例行PTED。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切口视觉模拟量表(vicual aneli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X线照射时间、出血量等指标显著降低(P〈0.01)。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24个月较术后1个月ODI明显改善,B组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 PTED在术中切口、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优越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影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笔者报告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其中12例发生于骨、1例发生于软组织。所有病例均有平片及CT检查。笔者分析了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征象,着重讨论了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意义,强调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能提高钙化的发现率;更好地显示钙化的形态;能辨认肿块中软组织部分的更低密度区;能更好地显示钙化在肿瘤内的分布。而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对确定诊断、判断软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估计预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因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64层MSCTA检查的患者67例,其中37例扫描中出现期前收缩(房性17例,室性20例),16例心电信号出现错误触发点,14例部分R波上触发点缺失而导致R-R间期不等.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编辑,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重组编辑后的图像.12例患者在MSCTA后4~30 d行冠状动脉导管造影(CAG)检查.结果 1例房性期前收缩患者未能实施心电编辑.66例763段冠状动脉中质量为优、良、中和差者分别为473(62.0%)、213(27.9%)、51(6.7%)和26段(3.4%);可用于诊断的血管为737段(96.6%).12例患者冠状动脉MSCTA检查结果 与CAG检查进行对照,MS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1≥50%的敏感性为84.6%(22/26);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83.3%(10/12);诊断血管狭窄的特异性为96.3%(105/109),阴性预测值为97.2%(105/108).结论 回顾性心电门控配合心电编辑冠状动脉MSCTA能明显改善患者期前收缩和心电信号中触发点错误的图像质量,扩大了冠状动脉MSCTA检查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骨膜异常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骨肉瘤骨膜异常的类型和影像特点,探讨骨肉瘤骨膜异常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5~66岁,平均19岁.全部患者均经X线及MR检查,其中MR平扫加增强109例,扩散成像23例;CT检查48例,36例加行增强扫描;病理大体标本、大切片及定位取材常规切片共14例.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影像和病理表现:(1)骨膜水肿96例,只能在MRI上显示.病理上表现为骨膜结构疏松,无肿瘤细胞浸润.(2)骨膜掀起、增厚,可在CT、MRI上显示,但以MRI敏感(CT显示13例,MRI显示42例).病理上为骨膜掀起、增厚,无肿瘤浸润.(3)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破坏48例,只能在MRI上显示.病理上为灶性或整个骨膜被肿瘤浸润.(4)线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42、13及22例.病理上骨膜新生骨呈单层排列.(5)层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21、6及21例.病理上,新生骨小梁呈多层排列.(6)放射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13、7及14例,在X线片、CT上,越近病变中心针状影越长、密度越高.病理上,针状影间为肿瘤组织.(7)混合型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7、4及8例.为2种或2种以上的骨膜新生骨的混合表现.结论 (1)骨肉瘤可引起多种形态的骨膜异常,不同骨膜异常有不同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2)所提出的对骨膜异常的分类,以病理所见为基础,较好地概括了骨膜各种病理改变的3种影像表现.(3)MRI可显示X线片、CT不能显示的骨膜水肿、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破坏等更早期的骨膜异常,显示骨膜掀起、增厚也较CT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AHCM患者21例,其中14例经超声心动图(UCG)确诊,UCG检查阴性的7例经MRI确诊.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5例患者有左心室和冠状动脉导管造影对照.(1)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分别测量左心室各节段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室壁厚度并计算心尖部室壁增厚率(LVAT),计算左心室心尖部舒张末期最大室壁厚度(LvA)和左心室基底段后壁舒张末期室壁厚度(LVPW)的比值(LVA/LVPW);利用心功能分析软件定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射血分数,与对照组30名正常人MSCT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利用MSCT血管分析软件判断冠状动脉血管有无狭窄并测量狭窄率.结果 MSCT左心室四腔面和两腔面观察AHCM患者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均显示心尖部心肌呈弥漫性或节段性增厚,导致左心室心腔变形.定量分析显示AHCM组和对照组LVEDV分别为(82.6±11.4)与(108.5±10.6)ml;心尖部LVA分别为(20.6±3.4)与(9.9±1.5)mm;LVA/LVPW比值分别为2.1±0.5与1.1±0.2;LVAT分别为(25.6±4.7)%与(81.5±8.5)%,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2、15.29、9.91和27.30,P值均<0.05);LVPW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6和1.13,P值均>0.05).MSCT血管分析软件显示21例患者中5例肌壁内冠状动脉-心肌桥形成,4例出现血管狭窄,其中1例1支血管狭窄>70%诊断冠心病.5例患者行左心室和冠状动脉导管造影检查,所见与MSCT相符.结论 MSCT能准确诊断AHCM,实现了心脏解剖、功能和冠状动脉的综合评价,避免了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和重复检查对患者带来的不便,在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心肌活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设备不断推陈出新,CT成像质量也不断提高.但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优质图像的同时,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也大幅度增长.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医疗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