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采用ALFF静息态磁共振分析技术探讨耳甲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脑部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纳入1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耳甲电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采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评估耳甲电针抗抑郁的疗效,同时采用低频振幅算法对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耳甲电针对患者局部脑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节作用。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患者HAMD-17量表评分降低(5.33 ± 2.19);左侧的颞叶下回ALFF值升高,而右侧海马、楔前叶、距状裂周围皮质、左侧后扣带回和右侧丘脑ALFF值降低。结论 耳甲电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脑默认网络、情绪回路、认知和视觉相关皮质的脑区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热灸法缓解内脏痛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直结肠扩张法(CRD)作为伤害性刺激。微电极细胞外记录L1~L3节段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DR)神经元活动。不同参数的热灸作用于非感受野承扶穴。结果:直结肠的伤害性传入能明显激活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对侧非感受野穴位的特定参数的热灸刺激能明显抑制这种伤害性反应。结论:来自体表的热灸与直结肠的伤害性传入信号在脊髓水平发生会聚,而特定参数的热灸能够抑制直结肠的伤害性传入所激活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反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耳甲腔)电刺激耳迷走神经(ta-VNS)可否作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双盲法。首先,对50 名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经皮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ta-VNS),初步观察治疗效果。然后,将另外144 名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电刺激耳迷走神经组(ta-VNS,n=98)和经皮电刺激非耳迷走神经组(tn-VNS,n =46)。每日治疗两次,共治疗24 周。除了ta-VNS 和tn-VNS 组患者以外,其余同期入院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以校准恩格尔分级标准为疗效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的第8 周、第16 周和第24 周,对癫痫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前期研究中的50例癫痫患者,经过8 周治疗后,6 例无癫痫发作,12 例发作频率分别减少了50%~89%。经过24 周治疗后,8例无癫痫发作,2 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90%,9 例发作频率分别减少了50%~89%。在144 例癫痫患者的研究中,经过8 周治疗后,ta-VNS 组的98 例患者中10 例无癫痫发作,6 例发作频率减少≥90%,25 例发作频率减少了50%~89%。经过24 周的治疗后,15 例无癫痫发作,6 例发作频率减少≥90%,26 例减少了50%~89%。经过前8 周的治疗,tn-VNS 对照组的46 例患者重只有3 例无癫痫发作,2 例患者减少90%以上,9 例发作频率减少了50%~89%。经过额外16 周的ta-VNS 治疗后,46 例患者中有7 例无癫痫发作,14例发作频率减少50%~89%。各组间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ta-VNS 与VNS 作用相类似,能够抑制癫痫发作,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且广泛适用的治疗难治性癫痫方法。  相似文献   
84.
合群针术进针部位多在阻力小的脏器边缘或交界处,且进针方向根据针下的感觉不断调整,与庖丁解牛用刀的情况相似。由此推断《内经》中的针游于巷可能指的是针在间隙里的行进,而非针感的传导。该疗法的作用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不强调针感,而是将术者的力通过针体传到组织中,以改变组织的结构,使变形的组织间隙恢复正常状态,使原本淤堵栓塞的流体性物质恢复正常的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疑难疾病的效果,其机制符合中医疏通经络的原理。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脑科学是国际交叉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技术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工具。立足科学前沿及国家需求,脑科学技术也不断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及脑科学研究与中医药特色疗法的紧密结合。针刺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针刺治神”奠定了针刺疗法通过中枢整合体表刺激信息调制机体内环境稳态以发挥治疗作用的中医理论基础。探究针刺治疗疾病的中枢效应机制十分必要。目前,在针刺研究领域中,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脑科学相关技术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主要以神经示踪、光遗传、化学遗传、膜片钳、脑微透析、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技术为例,梳理了脑科学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旨在总结现有脑科学技术的特点,为脑科学技术创新及应用探究针刺的中枢效应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6.
目前国际上fMRI针刺研究采用组块或事件相关任务设计,静息态扫描越来越普及,数据处理新方法应用广泛,多个研究组提出了自己的假说。已发现穴位刺激激活的脑区或者脑网络具有相对特异性,真针刺较假针刺产生了更多的脑激活区或更强更广的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脑区负激活;可见针刺镇痛穴位作用于痛觉的识别、情感及认知脑区;fMRI已初步应用于针刺中风后遗症等病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在不同针刺方法、手法,得气及针刺安慰剂效应方面已有初步研究结果。但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结果诠释有待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综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脑通路,为耳迷走神经刺激调制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假说提供证据。材料与方法随机录用16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经皮电刺激右耳甲部迷走神经分布区(t VNS),以同侧上耳舟部刺激为对照,记录刺激的耳部感觉,观察全脑6 min扫描的Bold-f MRI信号变化,分析脑功能激活特点,应用SPM8处理f MRI数据。结果两组电流、感觉频率及强度未见明显区别。经皮电刺激耳甲部t VNS正常人激发了左侧孤束核及边缘叶脑区广泛而较强的负激活效应,局限性激活位于体感区及岛叶等,而对照部产生了右侧三叉神经核等脑干核团负激活及脑部体感区明显的激活现象。结论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产生了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的调制效应,为经皮电刺激耳甲部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等脑中枢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8.
以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外开展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计量研究,对各大洲、各国以及各机构的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德国、美国、英国、瑞典、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发文量较多,在欧洲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呈现国家多、分布广、研究数量大的态势,在北美洲则主要集中在美国,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具有主导优势;德国、美国、韩国等一些机构排名靠前,今后应对以上国家及机构重点监测,进行积极的合作与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内关穴埋针对心肌缺血模型猪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12头猪采用手术放置蛋白缩窄环于冠脉前降支近段法制备动物模型,造模过程中死亡1头,4周时形成慢性心肌缺血猪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1头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头)和对照组(5头)。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4周后,分别在内关穴、足三里穴埋针,在埋针2周前后,分别两次电针刺激各组对应穴位20min。观察两组造模前后和电针前后心电图Q电压值、心率和ST-T时长变化。结果与本组造模前比较,造模后两组Q电压绝对值均增加(P0.05,P0.01),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电针干预前比较,实验组ST-T时间延长(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实验组电针前Q电压绝对值减少(P0.05),电针后ST-T时间延长(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针内关穴可能通过改善心脏整体供血水平,达到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针刺机体穴位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时间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对20例提供了知情同意书的健康志愿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针刺组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非针刺组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5~45周岁。分别选取手厥阴心包经的间使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作为针刺穴位,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穴位"开"、"合"时间,并分别在穴位"开"、"合"时进行针刺,同时在同侧经脉的郄门穴和承筋穴收集并检测NO含量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针刺效应的差异。结果针刺组"开穴"时NO含量高于"合穴",非针刺组"开穴"与"合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穴位NO含量高于非针刺组。结论针刺可以使人体穴位NO含量增高,且针刺效应在"开穴"时比"合穴"时更加显著,说明利用时间针法治疗疾病可以提高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