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叶豆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对叶豆(Cassia alata L.)中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应用1D—NMR、2D—NMR、IR、UV、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β-葡萄糖苷、-生育酚、羽扇豆-20(29)-烯-3-酮、β-谷甾醇、2-乙基-3-甲基-马来酸酐、邻二甲氧基对羟基-E-肉桂酸、2,3-二乙酰基丁四醇分别鉴定。结论:除前三个化合物1、2和3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对叶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
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制备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及指纹图谱等数据,为其配方颗粒的制备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依照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计算两者总和的转移率,测定汤剂的出膏率及pH值,并绘制HPLC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12%~16%乙腈;15~30 min,16%~28%乙腈;30~42 min,28%~74%乙腈;42~55 min,74%~80%乙腈;柱温4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94 nm。结果 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和的转移率为6.5%~12.0%,出膏率3.41%~7.14%,pH值4.63~5.43,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找到了7个共有峰,指认4个,分别为木兰苷B(1号峰)、木兰苷A(2号峰)、和厚朴酚(6号峰)、厚朴酚(7号峰)。对16批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69。同时,建立了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结论所建立的汤剂制备方法稳定可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姜厚朴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3.
防风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色原酮类和香豆素类,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其与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解热、镇痛、抗炎方面,主要活性成分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基于对防风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总结,从化学成分特有性、可测性,药效药性关联性,道地性和生产规范性等角度对防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初步确定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为潜在的可区分防风道地性的Q-marker,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升麻素苷、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为潜在的可区分防风药效的Q-marker,可为全面控制防风质量和提升防风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提取、分离、鉴定水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水蛭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醇(1)、十六烷基甘油醚(2)、菜油甾醇(3)、烟酸(4)、尿嘧啶(5)、尿苷(6)、次黄嘌呤(7)、次黄嘌呤核苷(8)、黄嘌呤(9)、苯丙氨酸(10)、丙氨酸(11)、腺苷(12)、脯氨酸(13)、缬氨酸(14)、异亮氨酸(15)、丙三醇(16)、棕榈酸(17)、琥珀酸(18)。结论:化合物4~6,8~10,12~14,16,17均首次从水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电子舌与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舌对20批厚朴药材的味觉进行定量化;采用多成分含量测定对20批厚朴中的紫丁香酚苷、木兰花碱、木兰箭毒碱、木兰苷A、木兰苷B、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8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并测定药材电子舌测试液中除辣薄荷基厚朴酚外的7个化学成分的质量浓度;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建立化学成分与味觉传感器响应值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结果筛选出6个单体化合物并对其味觉进行测定。结果:厚朴药材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与电子舌苦味、苦味回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厚朴酚、和厚朴酚虽然为脂溶性化学成分,在电子舌测试液中的含量较低,但仍与苦味、苦味回味有显著正相关(P<0.05);单体化合物的味觉测试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苦味和苦味回味的响应值均为最高。结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6.
荷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研究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干燥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荷叶提供依据.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分别为10-二十八烷醇(1)、β-谷甾醇(2)、1-十一烷醇(3)、1-二十烷醇(4)、胡萝卜苷(5)、6’-hydroxy-4,4’-dimethoxychalcone(6)、1-羟基-3,7,8-三甲氧基(山)酮(7)、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chrysoeriol-7-O-3-D-glucoside(9)、槲皮索-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1)、金丝桃苷(12)、槲皮素-3-O-芸香糖苷(13)、紫云英苷(14)、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6)-[α-D-来苏糖-(1→2)-D-葡萄糖苷](15)、异鼠李素-3-O-α-D-来苏糖-(1→2)-β-D-葡萄糖苷(1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7)、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18)、槲皮素(19)、山柰酚(20)、去氢荷叶碱(21)、莲碱(22)、stigmast-7-en-3-O-β-D-glucopyranoside(23)、stigmast-7-en-3β-ol(24)、邻二羟基苯(25)、alangionoside L(26)、icariside B2(27).化合物1,6~8,24,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8为首次从荷叶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6,8,10,11,13,15对体外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具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3.99±24.29)%,(79.61±4.49)%,(49.96±12.61)%,(101.19±8.19)%,(88.41±6.76)%,(72.48±8.97)%,其中有5个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探究广藿香干预病毒性肺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广藿香水煎液、大鼠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应用Compound Discoverer 3.1化合物预测软件,结合二级谱图及已有文献,鉴定广藿香的入血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广藿香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将关键词“viral pneumonia”输入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病毒性肺炎的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2个入血成分,包括7个原型成分和5个代谢产物,原型成分分别是木犀草素-7-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圣草酚-7,3′-二甲醚、芫花素、广藿香酮、4′,7-二甲基柚皮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为PPI中的核心靶点;富集分析显示,广藿香入血成分可能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JAK-STA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病毒、抗炎作用。结论 广藿香中入血成分可能通过抗病毒、抗炎、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相关的蛋白及通路发挥干预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