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对梅毒血清固定是否需要治疗或治疗结局如何及其免疫功能的情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共纳入合格的病例68例.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免煎颗粒口服;对照组32例,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在治疗后3月、纳入观察1年后进行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月后2组中RPR均无1例转阴。治疗组显效15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41.67%;对照组显效13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40.6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纳入观察1年后2组中均无1例转阴,治疗组显效14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38.89%;对照组显效13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40.6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有提高,CD8+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严格定义的梅毒血清固定可能是一种免疫现象,治疗的意义不大。采用扶正祛邪类中药口服可以改善梅毒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用地塞米松孵化SLE阴虚内热证患者PBMC,收集孵化后细胞进行PBMC的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 地塞米松上调85个PBMC基因,下调126个PBMC基因.结论 地塞米松调控SLE阴虚内热证患者PBMC的基因所属功能簇众多,基因编码的功能蛋白分布细胞多个部位,不是所有基因调控结果均有利于SLE缓解,一些基因调控作用对研究地塞米松治疗SLE的机制有帮助.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dexamethasone o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PBMCs from patients with internal heat due to Yin deficiency-type SLE. Methods The PBMCs from 3 patients with internal heat due to Yin deficiency-type SLE were incubated with dexamethasone of 10-6 g/L for 48 hours followed by the detection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PBMCs by a GeneChip. Results The incubation with dexamethasone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s of 85 genes and downregulated those of 126 genes in PBMCs from the SLE patients. Conclusions Dexamethasone can regulate the expressions of numerous clusters of genes in PBMCs from patients with internal heat due to Yin deficiency-type SLE, and functional proteins encoded by these genes are located at various organelles and regions of cells. Not all the results of gene regulation by dexamethasone favor the relief of SLE. To study the regulation of genes may be beneficial to the elucidation of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on SLE.  相似文献   
43.
1例有1年多寻常型天疱疮病史的成人患上Kaposi水痘样疹,出现严重的肝损害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几天内被成功抢救。为避免类似病例的误诊和治疗的耽误,我们总结了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44.
2010年12月3日至6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2010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研讨会在亚运会后的广州圆满召开。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72岁,四肢关节疼痛半年。全身皮疹2个月余,于2003年9月20日至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自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渐加重发展至双手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行走不便。2个月前面部(以额部为多)出现芝麻至黄豆大半球形丘疹、棕红色,表面光滑,略具光泽,自觉瘙痒,后双肘关节外侧出现10余个黄豆至蚕豆大紫红色结节、质较硬,头部、背部、从大腿弥漫水肿性红斑,双下肢水肿。发病以来无发热,既往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和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bonuclease Ⅰ,DNase Ⅰ)的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DNA-甲基绿比色法测定其血清DNaseⅠ的活性。结果: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与SLE病情活动程度、肾脏损害、血管炎及补体下降相关;SLE患者组血清DNase Ⅰ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与DNase Ⅰ的活性成负相关。结论:抗核小体抗体是SLE的主要自身抗体之一,核小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可能原因是DNase Ⅰ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47.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潜能和终生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亚群,毛囊干细胞主要位于毛囊隆突部位,能表达β1整合素,角蛋白(Keratin)K15、K19,转录因子p63等特异性表面标记,据此可以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离。研究毛囊干细胞如何增殖与分化及其调控机制,不但有实现以毛囊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及毛囊来分别治疗皮肤缺损和脱发的重大意义,而且也为治疗某些棘手的皮肤、毛囊疾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48.
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51例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LA-DR7、HLA-DR9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36,P=0.004)。DR12(DRB1*12)血热风燥型基因频率较其它斑秃中医证型显著升高(P=0.01)。结论:广东汉族斑秃与HLA-DRB1相关联,斑秃中医证型可能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抗病毒胶囊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Hartly豚鼠制作复发性豚鼠生殖器疱疹模型,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LATs拷贝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在LATs拷贝量方面,中药组和西药组同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LATs拷贝量较西药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抗病毒胶囊可以减少LATs拷贝量,这对于降低其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医药学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治疗皮肤病上有自己的特色.在国外,中医药归属于替代医学或传统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强调的是治疗上的因人而异.中西医在基本观念上的区别导致很多人对中医的误解,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中医在治疗皮肤病确有疗效.文中主要对目前有关中医药的有效性、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观点进行讨论,以期使皮肤科医生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在皮肤科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