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改良Palomo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附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Palomo术在儿童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99年6月~2005年1月,对4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行高位腹膜后径路手术,即改良Palomo术。结果术后阴囊下坠感消失,无出血、血肿、慢性疼痛及睾丸萎缩、阴囊水囊肿等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病例。39例双侧阴囊恢复等大,6例患侧阴囊略大,但蚯蚓状团块消失。结论改良Palomo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髂窝肿瘤误诊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报道3例髂窝肿瘤误诊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纤维瘤行肿瘤完整切除,1例黏液性脂肪肉瘤和1例中分化鳞癌先行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化疗3疗程后行手术切除。结果:化疗后肿瘤缩小,血供减少,边界清楚,行肿瘤切除术。随访3~7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髂窝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良性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应先行介入化疗,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原核表达EV-D68结构蛋白VP1,并对其抗原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肠道病毒68型P1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VP1,将其连接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5X-1上.将重组表达载体pGEX-5X-1-VP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osetta(DE3)pLysS,对该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菌体裂解后用SDS-PAGE电泳、Western-blot鉴定融合蛋白;对表达菌体进行超声破碎和亲和层析纯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评估目的蛋白与不同种属EV-D68阳性血清的结合能力及亲和力.结果 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VP1,经过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均正确;成功表达和纯化出EV-D68(En-terovirus D68,EV-D68)VP1融合蛋白,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得到与预期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1000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纯化蛋白与不同种属的阳性血清可以特异性结合,与兔血清、恒河猴血清、小鼠血清的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6×106、3.9×105、3.1×106.结论 成功表达了EV-D68 VP1融合蛋白,为研究EV-D68 VP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中和抗体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不稳定性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对40例Pilon骨折患者分期进行胫骨前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评分:优25例,良8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5%。结论不稳定性Pilon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疾病,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L5,L5~S1突出占90%[1],临床上通常分为5型:退变、膨隆、突出、脱出、游离型[2]。2010-11~2012-04,我们应用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均选我科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37.5岁;对照组20例,男15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4例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我院接收的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7.8%,实验组为9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骨样骨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由Jaffe于1935年首先报道,以疼痛特别是夜间疼痛为主要表现,最常发生于四肢长骨,脊柱较少,约占10%,在我国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66%。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治疗有效,但症状明显时仍建议积极手术处理,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开放肿瘤完整切除手术,由于瘤体较小,位置较深,其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脊柱稳定造成影响时需内固定辅助。近年来采取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报道较多,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但其有造成神经损伤风险,术后不能进行病理诊断,且由于未行病灶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应用于脊柱肿瘤治疗方面的报道。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的优点。我们应用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1例脊柱骨样骨瘤患者,结合文献分析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可行性,以提高对脊柱骨样骨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DKN2基因的丢失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1例脑、脊髓肿瘤手术标本中CDKN2基因的丢失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胶质瘤CDKN2基因丢失率为60%,且高级别胶质瘤基因丢失率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及转移瘤亦存在不同程度CDKN2基因的丢失。结论CDKN2基因的丢失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对人膀胱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注射双功能抗体,观察肿瘤生长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值及凋亡的肿瘤细胞指数。结果:肿瘤大小:双抗组为(19.50±4.51)mm2,对照组为(57.62±8.31)mm2,两组比较P<0.01;肿瘤微血管密度双抗组为(2351±207)个,对照组(4356±548)个,两组相比P<0.05;凋亡指数双抗组为19.25,对照组为9.31,两者比较P<0.05;双抗组无一只发生盆腔转移,而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P<0.05。以上各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对人膀胱癌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够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和加速肿瘤细胞凋亡,遏制实验性人膀胱癌的生长转移,为该抗体用于临床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