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IFN-γ/IL-4)比值失衡的影响.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给药后1、2、4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舌下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建立ALI模型,血必净组注射LPS后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模型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肺湿/干重 (W/D) 比值及血清IFN-γ、IL-4的水平和IFN-γ/IL-4比值.结果 模型组给药后各时间点肺W/D比值、血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必净组大鼠肺W/D比值、血清IFN-γ和IFN-γ/IL-4比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4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使LPS所致ALI大鼠失衡的IFN-γ/IL-4比值趋于平衡,减轻大鼠ALI的程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D4-HP)组13例,每例患者在2周5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1次HD+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HD)组13例,每周3次H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HD4-HP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治疗前后比较,PRA、ATⅡ、Hcy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PRA、ATⅡ、Hcy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HD+HP组PRA、ATⅡ、Hcy较HD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从细胞培养物中纯化肠道病毒71(EV71)的方法.方法 EV71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LLC-MK2)中增殖后,将获得的细胞培养物经反复冻融、聚乙二醇6000沉淀、超速离心、氯化铯垫层超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TEM)的方法对纯化病毒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感染性的滴度及回收率.结果 SDS-PAGE显示出3个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6×103、3×103和2.6×103与EV71的VP1、VP2和VP3相符合.Western blot证实为EV71特异性条带.经磷钨酸负染后电镜观察,能看到典型病毒颗粒.采用终浓度为10%的聚乙二醇6000沉淀后的病毒的感染性回收率为82.0%,再经氯化铯垫层超速离心后浓缩病毒的感染性回性率为29.0%.结论 聚乙二醇6000沉淀结合氯化铯垫层超速离心的方法比氯化铯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方法更简便,易于操作,并且比单独聚乙二醇6000沉淀有更高的纯度,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病毒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利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PFT)指标间的关系,探索COPD支气管动脉变化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COPD患者的支气管动脉CTA图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对患者支气管动脉重建,统计支气管动脉支数,评价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测量肺门水平各支支气管动脉管径,并分析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FVC)的关系.结果 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02支.左支气管动脉41支(40.2%),平均管径1.51 mm.右支气管动脉61支(59.8%),平均管径1.98 mm.右支气管动脉管径较左侧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68,P<0.001)、FEV1%(r=-0.476,P<0.001)、FVC(r=-0.381,P=0.002)、FEV1/FVC(r=-0.468,P< 0.001)均呈负相关.左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r=-0.314,P=0.046)、FEV1%(r=-0.357,P=0.022)呈负相关,与FVC(r=-0.265,P=0.094)及FEV1/FVC(r=-0.284,P=0.072)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TA可清晰显示COPD患者支气管动脉.右支气管动脉管径较左侧粗.右支气管动脉管径均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左支气管动脉管径与FEV1、FEV1%预呈负相关,说明支气管动脉与COPD的气道结构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CT时间减影技术在检测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CT图像(每例均有过去和当前的CT图像)和相应的CT减影图像,其中30例有肺结节(共75个结节)作为研究组,50例无肺结节作为对照组.2名高年资与2名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首先分析普通CT图像,然后再同时分析普通图像与CT减影图像.阅读时诊断是否存在较前次增大、实性成分增多或者新发的结节并对诊断的肯定度进行评分.观察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4名放射科医师使用CT减影图像前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和0.92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CT减影图像后,肺结节检出率由77.3%(58/75)提高到89.3%(67/75).结论 CT时间减影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肺结节检出率,尤其是对靠近肺门的亚实性小结节,而且低年资医师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46.
反思功能(Reflective Function,RF)为心智化的测量与实证研究提供了途径和框架.本文对RF的概念、测量工具做出了简要介绍,陈列并讨论了目前RF在不同精神病理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RF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相关研究主要在国外开展,各项研究已初步证明RF在精神病理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随着RF测量工具的飞速进展,大样本量的实证研究将得到更多的开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更少。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48.
范丽  付胡海  崔玉霞 《贵州医药》2011,35(11):988-990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其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以及广泛的耐药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通过长期血管通路行透析治疗的患者217例,其中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98例,动静脉内瘘(内瘘组)119例。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透析效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组患者中深静脉置管者占45.16%(98/217),两组患者血清 K+、Ca2+、P3+均无明显差异( P>0.05)。而内瘘组的通路使用时间长于导管组;最大血流量高于导管组;左心室EF高于导管组(P<0.05)。两组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KT/v、URR、PCR均无明显差异(P>0.05)。导管组TNF-a、IL-6、hs-CRP高于内瘘组(P<0.05)。导管组感染、血栓发生率高于内瘘组(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营养状况及透析效能相当;但导管组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评价影响放射治疗胶质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12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级胶质瘤54例,Ⅲ~Ⅳ级58例。手术全切61例,次全切43例,单纯活检8例。术后等待放射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7.5 d,放射治疗的中位剂量为56 Gy。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低分级胶质瘤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53.0%;高分级胶质瘤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9%和17.2%。年龄≤40岁、低分级胶质瘤、手术全切肿瘤、放疗前Karnofsky评分≥80分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年龄、病理分级、手术切除程度以及放疗前的功能状况是影响胶质瘤放射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