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4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361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73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963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61篇
  24篇
中国医学   251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氯化胆硷对补体的灭能作用林金学(福建永安市立医院,福建永安366000)胶乳凝集试验(LPAT)检测抗"O"时,血清需预先经过56℃30分钟灭能,有时因灭能不彻底,导致凝集颗粒细小,影响判断。为克服此不足,笔者在血清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胆硷进行化学灭能...  相似文献   
52.
我国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亚型主要流行株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及抗原表位的变化特征,探讨选择压力、基因离散率和抗原表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使用GCG软件包的Distance程序对P17和P24两个区段计算基因距离,用Diverge程序计算同义替换(1(s)和非同义替换(1(a)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我国人群中较常见的HLA型别限制的CTL表位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Ks/Ka值〈1,而P24区段的Ks/Ka值〉1;P24部分的基因离散率低于P17部分;P17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34.94%,而P24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67.38%;从基因离散率、所受的选择压力及抗原表位的突变率3个方面来看,HIV-1的P17区段均明显大于P24区段。结论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抗原表位变化较大,而P24区段的抗原表位相对较为保守。提示P24区段的CTL表位更适合于表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53.
B7-H3是B7家族的最新成员,B7-H3 mRNA广泛存在于非淋巴组织,其受体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被诱导表达,且此受体不同于CTLA-4、ICOS和PD-1。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存在的情况下,B7-H3可增加CD4^ 和CD8^ 细胞的生成,且是剂量依赖性的,并可选择性的增加IFN-γ的生成,参与T、B细胞的活化和机体免疫,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口疮多属西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 ,以口腔粘膜发生散在性表浅溃疡 ,局部灼热疼痛为其临床特点。本病有虚实之分 ,实证易治 ,虚证难医。虚者多为肾虚火炎 ,常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近年来 ,笔者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此病 ,疗效甚佳 ,现介绍于后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病人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其中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者 32岁 ,最大者 74岁 ,平均年龄 4 9岁。全部病例均具有以下表现 :口腔粘膜溃疡 1个或数个 ,散在分布 ,溃疡表浅 ,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 2— 3mm ,表面微凹 ,被覆一层淡黄色薄膜 ,周围有明显红…  相似文献   
56.
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于 1 998~ 2 0 0 0年采用两种不同的肠道外营养方案治疗 38例极低体重儿 ,其中采用外周静脉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治疗 2 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文将入住NICU且不能经口喂养的38例极低体重儿 (VLBW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 ,男 1 4例 ,女 6例 ,胎龄 2 7~ 34周 ,平均 31 .6周 ;出生体重 94 0~ 1 4 70 g ,平均 1 330 g。 2 0例中单纯生活能力低下5例 ,并发呼吸衰竭 7例 ,窒息 3例 ,肺炎 5例 ,高胆红素血症 2例 ,硬肿症 2例 ,颅内出血 2例 ;对照组 1 8…  相似文献   
57.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将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作为动脉壁厚度的方法用于糖尿病的研究中,观察糖尿病病人外周动脉变化。方法:对20例正常人,49例糖尿病病人作双侧颈总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5MHz。测量颈总、股总动脉的IMT值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观察股动脉以下动脉的形态。结果:病例组IMT、值及斑块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组,下肢有皮肤病变者其上段动脉形态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病人外周动脉有改变,表现为动脉壁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闭塞等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5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本指南仅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脆性骨折所制定。脆性骨折亦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9.
国内外首次报道从正常猪肝中提取的核糖核酸 ( RNA) ,药理及临床试验表明具有降酶保肝、增加肝细胞 DNA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并已批准生产、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该成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国内首次建立了二甲基亚硝胺 ( DMN)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 ,多指标观察多次重现 ,方法稳定、可靠、实用。首次报道 DMN诱发的肝纤维化大鼠心钠素 ( ANF)代偿性合成和分泌增加。药理及临床双盲对照试验 ,经血清酶学 ( β- NAG、HYP、MAO、AST、ALT、γ- GT)、TP、A、G、A/G、P…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双甘注射液与甘露醇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甘露醇、甘油、1,6-二磷酸果糖制成注射液双甘注射液。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双甘注射液的脱水、利尿作用优于甘露醇注射液,对肾脏的损害小于甘露醇注射液;同样条件下输注(5ml/min),复方甘油注射液发生溶血,本品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双甘注射液脱水作用强,副作用小,是比较理想的脱水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