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14篇 |
免费 | 566篇 |
国内免费 | 2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篇 |
儿科学 | 86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284篇 |
口腔科学 | 70篇 |
临床医学 | 1489篇 |
内科学 | 793篇 |
皮肤病学 | 131篇 |
神经病学 | 138篇 |
特种医学 | 36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522篇 |
综合类 | 2903篇 |
预防医学 | 1285篇 |
眼科学 | 60篇 |
药学 | 1217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1304篇 |
肿瘤学 | 4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44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363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262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231篇 |
2014年 | 573篇 |
2013年 | 514篇 |
2012年 | 597篇 |
2011年 | 630篇 |
2010年 | 573篇 |
2009年 | 498篇 |
2008年 | 499篇 |
2007年 | 429篇 |
2006年 | 395篇 |
2005年 | 436篇 |
2004年 | 406篇 |
2003年 | 380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87篇 |
2000年 | 297篇 |
1999年 | 228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44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42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39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0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虽然腹水是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但是15%的腹水可以由肝外疾病引起,其中大约3%由心脏疾病引起,即通常所说的心源性腹水。大部分心源性腹水患者同时有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如何判断腹水为心源性腹水,以及由何种心脏疾病所致,都是临床需要注意鉴别的。虽然患者有心脏病史、症状和体征提示可以考虑心源性腹水,但是因为有腹水的肝肾患者可以同时伴发心脏疾病,肝肾疾病本身也可以直接引起心包积液、心肌收缩力下降等心脏异常,所以有心脏疾病不等于就一定是腹水的惟一原因,仍然需要仔细鉴别。另外,即使心脏疾病引起腹水的诊断明确,偶尔在一些复杂病例中,也不排除同时合并腹膜炎或肿瘤性腹水,或者是系统性疾病引起多脏器受累(例如糖原累积症、脂质代谢障碍、血色病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咯血介入术及支气管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对咯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CTA)和对照组(未使用CTA),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手术时间、术中曝光时间、对比剂使用量、导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将90例后循环缺血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晚1次,血塞通400 mg+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3.3%vs 31.3%,P<0.05)。治疗组PT、Fib、APTT、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指标均显著改善,除血小板聚集率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血小板聚集指数显著改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两种顺行置管方式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A组(21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B组(25例)。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静脉通畅度、患肢消肿率、穿刺置管消耗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95.2%;B组96.0%;消肿率A组(86.6±20.0)%,B组(85.7±14.6)%;静脉通畅度A组(57.9±19.4)%,B组(57.7±19.3)%。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消耗时间少于B组(P<0.05),大隐静脉穿刺难度低于腘静脉。大隐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腘静脉置管(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8例肺癌合并上腔静脉阻塞患者,经螺旋CT和静脉造影明确诊断,以阻塞远侧静脉压大于22mmHg为支架植入适应证,支架植入前明确伴有继发血栓形成患者行抗凝及溶栓治疗,经肘前静脉或股静脉入路,先行狭窄部位球囊扩张术,然后在上腔静脉和头臂静脉狭窄段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前后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结果28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30枚,3例支架内继发急性血栓形成,经过保留导管溶栓治疗成功溶解血栓,2例术后出现肺栓塞,经过血栓抽吸 抗凝溶栓治疗症状缓解,1例3个月后上腔静脉综合征复发,再次植入1枚支架后上腔静脉重新开通,其余病例在生存期内支架保持通畅。结论上腔静脉支架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缓解症状迅速有效、微创、并发症较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和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52例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行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置入术,对其临床症状(按Fontaine分型和踝/肱指数)的变化进行随访. 结果 52例共计112支病变血管,74支进行PTA及支架置入术,24支仅行PTA,14支未行处理,共置入87枚支架,支架均成功置入于髂/股动脉内,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随访1~24月,Fontaine分型提高1、2和3级的例数分别是21、22和2例,5例无变化,1例下降1级(1例因1周后行膝下截肢术,不计入临床症状的随访);踝/肱指数术前为0.57±0.14,术后1、6、12和24个月分别为0.91±0.21、0.90±0.04、0.87±0.08和0.86±0.1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介入治疗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9.
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应用机械血栓清除器械(Amplatz血栓消融器17例,Straub血栓旋切器9例)行介入血栓清除术,观察临床症状、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平均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25例明确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血栓清除术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26例患者介入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SaO2明显上升,MPAP明显下降,PaO2明显升高,21例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清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36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是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机制微粒皮对皮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微粒皮机制作微粒皮对皮肤细胞的损伤情况。 方法 将微粒皮机与人工剪制的微粒皮分成A、B两组 ,以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微粒皮边缘细胞进行观察 ;用酶法试剂盒测定两组微粒皮上清液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微粒皮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选择2 0例烧伤患者进行两组微粒皮移植 ,观察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 :A组微粒皮边缘细胞损伤较轻 ;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低于B组 ;3 H TdR掺入率明显高于B组。A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 (P <0 .0 5 )。 结论 机制微粒皮对微粒皮边缘细胞的损伤轻 ,创面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