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8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77篇 |
内科学 | 234篇 |
皮肤病学 | 55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3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04篇 |
综合类 | 468篇 |
预防医学 | 249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18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47篇 |
肿瘤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7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观察经皮肌电刺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4例和对照组246例,观察组经皮肌电刺激治疗,15min/次,1次/d;对照组口服扶他林,75mg/次,1次/d。2组均1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近期优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肌电刺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3.
蒙药荜茇中胡椒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了荜茇中胡椒碱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10倍量、65%乙醇提取4次、每次2小时,温度为100℃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3,4,5,6-四羟基。(口山)酮对缺氧/复氧所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3个剂量的。山酮(3、10、30μmol·L^-1)处理组。用hoechst33342染色和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DDAH活性及ADMA的浓度;用活性氧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及caspase-3活性。结果缺氧/复氧处理PC12神经细胞能增加ROS生成,降低DDAH活性,升高ADMA水平,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外源性ADMA(3、10和30μmol·L^-1)能激活caspase-3并诱导PC12神经细胞凋亡。3,4,5,6-四羟基。(口山)酮(3、10和30μmol·L^-1)能抑制缺氧/复氧所致的PC12神经细胞凋亡,抑制ROS生成,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水平,抑制caspase-3活性。结论3,4,5,6-四羟基。(口山)酮对缺氧/复氧所致PC12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调节DDAH/ADMA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辨析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酒地黄、熟地黄)的化学特征,结合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核心功效,明确其地黄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种,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和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和液相色谱法对地黄不同炮制品中的共有成分和特有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地黄的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预测地黄的化学成分和核心功效的相关性。结果 在地黄的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55个成分,其中26个为5种地黄炮制品共有,鲜地黄经炮制后,大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地黄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下降幅度最小。采用网络药理学对焦地黄素D、桃叶珊瑚苷、益母草苷、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连翘酯苷、6-O-E-阿魏酰基筋骨草醇进行机制预测,富集的通路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血清素突触、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与清热作用相关。结论 干地黄的化学特征与鲜地黄最为相似,药性和功效与清胃散中地黄... 相似文献
76.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丹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保护作用。方法: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各6例入选研究,各取空腹外周血2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选择法行EPCs培养,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样一分为二,分别为高胆固醇组及丹参组,丹参组培养时另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μg/mL,采用流式细胞术、倒置显微镜、MTT法、Boyden小室等分别观察各组EPCs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13±0.84)vs(24.53±3.67),P<0.01〕,且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显著降低,培养时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使丹参组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较高胆固醇组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其中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虽仍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下降,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合并症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与中药血脂康的干预疗效。方法:观察EH患者120例,根据其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EH组30例,EH合并心房颤动(EH-AF)组30例,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EH-LI)组30例,EH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3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每组EH患者随机又分为两个亚组,即常规治疗亚组(主要运用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8周)和血脂康干预亚组(常规治疗加血脂康1.2g/d)。药物治疗前后检测血hs-CRP、IL-6水平。结果:(1)所有入选EH患者的hs-CRP、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EH-AF组、EH-LI组、EH-LVH组的hs-CRP、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单纯EH组(P<0.05);(3)血脂康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其hs-CRP、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血脂康组明显更优(P<0.05);(4)血脂康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其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血脂康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炎症反应指标hs-CRP、IL-6的上升与EH并发症的产生关系密切,血脂康能够显著下调EH患者的hs-CRP、IL-6和血压水平,提示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和血脂康对于EH患者可能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HDCP疾病组136例和非HDCP组136例的基本流行病学信息,如年龄、民族等;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建模.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HDCP病在农村地区、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心理压力、产检规律性、直系亲属高血压病史、初产对HDCP存在单因素影响(P<0.05);多因素结果表明高龄(≥35)、来自农村、初产、产检不规律、心理压力大和较高的孕前BMI水平会增加妊娠期孕妇患高血压的危险.结论:强化产前保健意识、改善经济情况、制定高危人群预防措施是降低发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9.
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安全性和疗效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目的 :评估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的病人3 2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9例 ,年龄 5 1a±s 9a) ,服用缬沙坦 80mg·d-1,wk 4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加量至 1 60mg·d-1,共治疗 2 4wk。结果 :舒张压下降程度在治疗后wk 4,8,1 6,2 4末分别为 :1 .6kPa±0 .9kPa,2 .0kPa± 0 .8kPa,2 .1kPa± 1 .0kPa,1 .8kPa± 0 .8kPa,较治疗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wk 4,2 4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78%与 75% (P >0 .0 5 )。未见干咳发生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良好。结论 :缬沙坦长期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0.
治疗肥胖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肥胖病系人体脂肪积聚过高所致。当进食的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多余的物质主要转化为脂肪,储存于各组织及皮下形成肥胖,一般以超过正常体重10%为过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 其发病中医认为属:肺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以及痰湿阻滞导致血瘀气滞等。另外还有大脑皮层活动的变化如情绪的改变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均可影响食欲,诱发肥胖。遗传及家庭因素也影响发病率,家庭内饮食及生活习惯对幼年、青年患肥胖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