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8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77篇 |
内科学 | 234篇 |
皮肤病学 | 55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3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04篇 |
综合类 | 468篇 |
预防医学 | 249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18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47篇 |
肿瘤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7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暗娼人群生存状况的定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暗娼人群的生存状况,为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逐步深入的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四川和云南省的6个地区分别抽取90名和91名暗娼进行小组访谈,抽取135和156名暗娼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暗娼年龄多在18~30岁之间,以初中化为主,多数未婚,来自外地;暗娼人群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最关心和最常谈论的话题是如何挣钱,如何穿着打扮及玩耍等;暗娼之间很少有交流待客经验和交流使用安全套经验及防病知识的情况;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阴道交,很少有人每次性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暗娼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方法还存在错误认识;暗娼中存在吸毒行为,其中多数(4/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结论 在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把化较低的外来打工妹和无业闲杂人员作为干预重点;在向暗娼人群灌输正确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同时,应纠正她们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周内首起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传染源引发本地二代病例疫情,探讨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以指示病例为起点进行追踪,描述传播过程及各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发现指示病例后,密切接触者中有2人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且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为国内首起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2名密切接触者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指爪病例多次近距离接触,且现场通风不良;发病潜伏期37~57 h,临床表现均较指示病例轻.经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未见新发病例.结论 此次事件为由输人性传染源引起的本地感染疫情,无防护近距离空气及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空气流通不良的密闭空间是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 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市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凋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奋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牢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 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06.
长效注射剂已逐渐用于抗精神分裂症治疗,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有效控制药物释放,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效果和明显的临床优势,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依从性。本文通过检索相关国外审评报告和文献资料,概述国内外上市申报的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情况,对此类药物的药学研究进行探讨,提出关注处方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研究的考虑,为其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高龄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高龄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螺内酯20mg,每日1次,平均服用半年。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检测肺动脉压及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反应疗效指标;检测血清钾、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及观察乳房发育、乳腺疼痛等副反应指标。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及pro-BNP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中血清钾、尿酸、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均未发现有乳房发育、乳腺疼痛发生。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高龄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8.
枸杞多糖对小鼠耐常压缺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枸杞耐缺氧能力与成分的关系 ,对枸杞多糖的耐缺氧效应进行了研究。方法 连续灌胃小鼠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 (LBP) 7d,末次给予后 1 h,进行密闭缺氧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LBP50~ 90 0 mg/(kg·d) ig,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其中以70 0 mg/(kg·d)剂量效果最佳 ,存活时间为 (47.3± 4.4) min,比对照组延长 52 .1 %。LBP可降低小鼠血红蛋白增加率 ,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增加血浆中 SOD活性。结论 LBP具有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9.
阿托伐他汀减轻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与PKC、MMPs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日本大耳兔,♂,分为5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高(2 mg.d 1)、中(1 mg.d 1)、低(0.5 mg.d 1)剂量组均行髂动脉二次损伤造模术,假手术组仅结扎股动脉。一月后取靶血管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仪检测各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指数及狭窄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各靶血管MMP-2、MMP-9、PKC表达。结果经髂动脉二次损伤能成功建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与模型组相比,随剂量升高,阿托伐他汀各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膜增生指数及狭窄指数显著降低,管腔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此同时,靶血管MMP-2、MMP-9及PKC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轻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KC途径抑制靶血管MMP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与HIV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05/07,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吸毒频率、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的次数和伙伴人数以及性行为特征。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抗体检测。结果调查吸毒人群451人,HIV感染率为15.1%(68/451),其中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17.8%(66/370)。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彝族(OR=2.91;95%CI,1.67~5.10)、至今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总次数(1~19次OR=4.67;95%CI,2.35~9.26;20次及以上OR=4.20;95%CI,1.52~11.61)和至今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伙伴人数7人及其以上(OR=2.17;95%CI,1.01~4.68)。结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社会网络大小与其HIV感染有关,需通过降低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次数和伙伴人数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