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13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41.
目的应用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动物模型。方法80只C57BL/6雌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poly I:C5mg/kg组(25只)和10mg/kg组(25只)、阴性对照组(25只)。poly I:C5和10mg/kg组小鼠腹腔分别注射poly I:C5和10mg/kg,每3天1次,阴性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PBS液注射。每4周处死一批小鼠,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水平,肝组织行H-E染色后镜下观察胆管组织学变化;Annexin V检测脾细胞凋亡。结果5mg/kg组第4周小叶间胆管开始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浸润的胆管数量随注射时间延长而增加,第20周达51%;血清AMA阳性率逐渐增高,16周达4只(共5只),最高滴度达1:10000。10mg/kg组ANA、AMA均在第8周时明显升高,但随后呈下降趋势,其他指标与5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g/kg组血清ALP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oly I:C两组脾细胞早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仅出现ANA阳性,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poly I:C(5mg/kg)注射16周后可初步建立PBC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后释放的自身抗原活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在PBC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PBC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2.
黄芪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华  孙晔 《农垦医学》2000,22(6):395-39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内科常见病。治疗上目前主要使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但对一部分病人这些药物疗效低而副作用大,治疗上很棘手,我们用中药黄芪配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19~76岁,平均3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激素及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黄芪治疗。12 诊断依据 均符合1985年第二次全国肾脏病学术会制定的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应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相似文献   
843.
目的:探讨血管内平滑肌瘤病(intravascular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1例血管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发病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4.4岁),中位年龄45岁。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例。其中一例为该病术后复发。21例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大多为发现盆腔包块入院。IVL术前确诊率极低,主要依靠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特征,大体可见血管内条索状、金针菇状或结节状肿物,大小不等,可从血管内抽出,镜下瘤细胞呈梭形,编织状排列,一般无核分裂象。21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冰冻15例诊断该病,术后石蜡病理诊断明确。随访1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良性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确诊靠术后石蜡病理,以手术治疗为主,以病灶切除干净为原则,因为该病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对于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者可以考虑双侧附件同时切除,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术后可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其他抗雌激素药物,避免应用雌激素类药物或食物,术后需定期复查,严密随访。本例男性病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44.
目的 比较鼻咽癌放疗后诱发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与放射性肉瘤的临床诊治特点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鼻咽癌放疗后诱发鳞癌和11例放射性肉瘤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各临床因素、治疗结果和预后的差异。组间差异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用Cox回归模型做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期和是否行联合化疗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之间的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期是影响组间差异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20,Exp(β)=0.161)。根治性切除是影响鼻咽癌放疗后诱发鳞癌和放射性肉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00,Exp(β)=0.143)。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可诱发鳞癌或放射性肉瘤,后者更多见于初治早期的患者。两者预后都很差,根治性切除可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845.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缺血区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84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在72 h以内,按照随机数字表依次进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 观察治疗前、治疗14 d后患者HIHSS、Barthel 指数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NIH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 2组患者BI指数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2组患者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脑血流量改善与临床症状改善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提高缺血区脑组织血流量,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46.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 年 6 月至 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7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9个月-74岁(平均43.8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27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以发现无痛性包块为主诉。AMF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其特征表现为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多小于5cm,肿瘤细胞圆形至梭形,核分裂象罕见,无细胞异型性,分布不均、疏密不一,可见交替分布界限不清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27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均为单纯肿物切除术。随访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6年),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多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47.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经颅超声(TCS)测量第三脑室宽度(TVW)图像特点、及其与头颅磁共振颞叶内侧萎缩(MTA)视觉评分、神经心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探讨TCS技术在AD临床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确诊的39例AD患者及41名...  相似文献   
848.
目的:满足少数民族病人的就医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创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配备具有双语导医语言能力的护士,通过病人满意度来评估双语导医的有效性。结果:妇产科门诊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达95%,妇产科门诊年门诊量比前一年有所增加,护理纠纷和投诉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双语导医以人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病人的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49.
目的制备自体纤维蛋白膜并测定其物理性能如厚度、抗张强度、伸长率,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以作为载体用于防治腹膜粘连。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血浆制备纤维蛋白膜,测定膜的平均厚度、抗张程度及伸长率。采用分组法测定自体纤维蛋白膜植入大鼠体内3d、7d、10d、20d、40d后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结果采用1mL:10IU凝血酶制备的纤维蛋白膜物理性能最好,组织相容性好,植入大鼠体内1周后可完全降解。结论用凝血酶和血浆制备的纤维蛋白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有可能作为载体用于减轻腹膜粘连。  相似文献   
850.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病原学变迁,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儿544例,将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的168例设为Ⅰ组,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376例设为Ⅱ组,分析两组病原学特点及抗生素的使用与疗效。结果两组腹腔内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率为85.5%(465/544),总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2%(335/465),其中Ⅰ组为84.7%(116/137),Ⅱ组为68.6%(219/319)。Ⅱ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而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减少。结论儿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脓培养阳性率降低,革兰氏阳性球菌所占比例逐渐明显升高,临床应合理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