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观测整个临床愈合过程中断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并为胫骨骨折治疗性干扰因素的确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试验用健康成年大耳白兔35只,制作成为右胫骨横断骨折模型,并使用滑动外固定架实施固定。通过安装于固定架上的位移传感器记录自然状态活动时,骨折断端的位移,每3天一次,观察7周至临床骨折愈合。结果:经X线拍片证实,造模7周后骨折断端有梭形骨痂生长,骨折线消失或模糊;依据各时间点家兔自然活动时骨折断端位移的数据,选取拟合三次曲线方程建立模型。结论:使用滑动外固定架,能够使胫骨横断模型家兔实现在自然活动状态下的骨折愈合。安装于滑动外固定架上的位移传感器能够反映出愈合过程中,家兔自然活动时骨折断端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