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硬膜外导管及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比较置管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种导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较高,但在置管过程中均易出现下肢及会阴部异感不适等神经刺激症状,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硬膜外导管组相比,中心静脉导管组出现引流不畅、导管脱落、感染及脑脊液漏等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中心静脉管能保证引流通畅,容易控制流速和流量,适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不同时间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个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3周的康复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四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各康复组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MB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的评定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康复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情绪。脑卒中病情稳定8d内不同时间开始康复治疗的短期康复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接诊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分别监测和诊断,并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 80例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42例,阴性38例,阳性率为52.5%;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50例,阴性30例,阳性率为62.5%.两种检测方法总阳性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而在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阳性率与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监测和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为有效和灵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GF-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GF-1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加重,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和血清sIL-2R水平逐步升高,而IGF-1水平则逐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sIL-2R水平呈正相关,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异常与血清sIL-2R、IGF-1水平的异常有关,三者的变化与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脂肪细胞因子是脂肪组织产生的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生理活动,在代谢平衡的调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作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常伴有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本文就其体内脂肪细胞因子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dptaid、TSA分别联合芬维A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zM)合芬维A胺(10/zM)、TSA(1/zM)联合芬维A胺(10/zM)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398,sK—HEP-1,PLC/PRF/5)。通过Caspase-3/7检测试剂盒和CellTiter—Glo发光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监测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芬维A胺对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zM)、Ts(1/zM)联合芬维A胺(10肚M)处理细胞24h能显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389、SK—HEP-1、PLC/PRF/5凋亡(P〈0.01)。结论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TSA联合芬维A胺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和颅脑损伤轻重分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测得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按照GCS积分分成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并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PRL、FT4含量显著升高,而LH、FSH、FT3含量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受伤72h后及3月后复测,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颅脑损伤病情稳定期垂体前叶激素的LH/FSH、GH、ACTH、TSH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25.0%、26.0%、7.8%和4.2%。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内分泌功能有异常变化,垂体前叶激素水平与损伤轻重程度相关,与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对2002年1~7月到某医院卫防科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注射乙肝疫苗情况的调查,空腹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结果 共调查了体检人员1259人,其中乙肝两对半全阴的338人,占总数的26.85%;HBsAb阳性的742人,占总数的58.94%。随着乙肝疫苗注射次数增加,各组被检人群中的HBsAb阳性人数和阳性率也增加,而感染乙肝病毒和患乙型肝炎的人数及百分率逐渐减少。结论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乙肝病毒和患乙型肝炎,增加乙肝疫苗注射次数可以促使低反应人群产生抗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产妇的心身健康日益受到重视,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身心健康,也会对婴幼儿的心理行为及智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阐述了产后抑郁对婴儿情绪、行为、气质、睡眠的影响,以及产后抑郁对幼儿智能、情绪、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回应性照护或可改善产后抑郁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理论,为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幼儿进行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仿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气味"能够被客观量化,打破了传统经验鉴别的局限,因其整体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该文详细介绍了电子鼻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系统归纳并总结了其近年来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子鼻技术的进步,其必将为中药气味的客观化评价以及外在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联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