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60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在微流控芯片上模拟输卵管收缩和纤毛运动引起的流体机械刺激和生化刺激,发展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胚胎动态培养方法,探讨其在体外受精-胚胎培养中的价值。方法:按功能构建微流控芯片,优化流体速度,使小鼠受精卵在芯片微孔中接受持续的灌注培养,同时在芯片上实现胚胎发育的监测。比较用微流控芯片法和常规微滴培养法的胚胎发育情况和囊胚形成率。结果:微流控培养系统流体速度在10μl/h时胚胎发育情况较好,获得的囊胚率最高(47.9%,23/48)。体外受精胚胎在微流控培养组5~8细胞发育率、桑葚胚发育率和囊胚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微滴培养组(53.1%/46.6%、50.3%/41.5%和45.5%/35.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种培养方法获得的2~4细胞发育率分别为63.4%和6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胚胎培养过程中的物理微环境会影响胚胎质量,这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胚胎动态培养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胚胎质量,有希望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培养的一种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aMCI脑结构改变和相关认知损害特点,探讨准确诊断aMCI的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生物指标。方法 3-DMRI采集35例aMCI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脑结构信息,LEAP软件计算左右侧和均侧海马、杏仁核和颞角体积,MoCA测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被试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CI的左、右侧及均侧海马萎缩和右侧颞角扩大(P〈0.05),MoCA总评分和注意力、重复句子、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等亚项得分减低(P〈0.05),MoCA与右、均侧海马及右侧杏仁核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Mo—cA总评分、左、右及均侧海马、左、右及均侧杏仁核等指标诊断aMCI准确性高(P〈0.01)。单独认知指标MoCA总评分和重复句子(wilks’Lambda=0.299,X^2=80.905,df=2,P〈0.01)区分aMCI和NC的准确性为88.6%,单独脑结构指标均侧海马和杏仁核(wilks’Lambda=0.515,X^244.509,df=2,P〈0.01)的准确性为81.4%,认知和脑结构综合指标MoCA总评分、均侧海马和左侧杏仁核(Wilks’Lambda=0.261,X^2=89.228,df=3,P〈0.01)的准确性为95.7%。结论 aMCI期已出现特异的海马、杏仁核萎缩和弥漫性认知损害,在AD非痴呆期联合应用认知测试和神经影像指标更有助于AD早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34.
文章主要探索满足临床需求又适合高护生的心电图教学方法。精选10项心电图知识和技能项目,进行了多维强化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分和优秀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0%以上实验组学生认可多维强化教学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咀嚼片与参比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特征。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600mg,用双周期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方法,以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结果:按该方法测得的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的最低定量限为0.125μg/mL(r=0.999)。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5±1.4)、(4.6±1.4)μg/mL;tmax分别为(0.83±0.33)、(0.90±0.29)h;t1/2分别为(2.3±0.7)、(2.3±0.7)h;AUC0→t分别为(16±6)、(17±6)μg·mL-1·h;AUC0→∞分别为(17±6)、(18±6)μg·mL-1·h,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效性分析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6.3%,统计学结果显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6.
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特征.方法: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名(男女各半),分别单次空腹口服不同规格的受试药品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分别为5 mg/10 mg/片,10 mg/10 mg/片,5 mg/20 mg/片各1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MS)研究2种成分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人体的药动学特征.结果:氨氯地平5 mg/10 mg/片/剂量组中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3.1±0.5)μg·L-1,AUC0-120为(131±22)μg·h·L-1;10 mg/10 mg/片剂量组,Cmax<为(6.8±1.2)μg·L-1,AUC0-120为(327±110)μg·h·L-1;5 mg/20 mg/片/剂量组,Cmax为(3.1±0.5)μg·L-1,AUG0-120为(130±16)μg·h·L-1.阿托伐他汀5 mg/10 mg/片剂量组中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11.3±6.7)μg·L-1,AUC0-120为(133.8±93.3)μg·h·L-1;10 mg/10 mg/片剂量组,Cmax为(16.7±12.1)/μg·L-1,AUC0-120为(107.7±60.4)μg·h·L-1;5 mg/20 mg/片剂量组,Cmax为(15.0±9.4)μg·L-1,AUC0-120为(147.3±59.3)μg·h·L-1.结论: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氨氯地平的Cmax;AUC0-120,AUC0-∞与剂量呈线性;阿托伐他汀的cMAX,AUC0-120,AUC,0-∞与剂量呈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37.
屈光手术的新进展-Epi-LASIK手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本综述主要介绍此手术的发展史、原理、手术过程、手术效果、优越性。  相似文献   
38.
Epi-LASIK和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62例(123眼)高度近视患者。方法对62例(123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Epi-LASIK(28例56眼)或LASIK(34例67眼)手术。由患者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术式,对于角膜相对较薄者和从事职业存在角膜瓣风险者,医生推荐Epi-LASIK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周、1、3、6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及总的高阶波前像差均方根(RMS)。主要指标UCVA、BCVA、屈光状态及总的高阶波前像差RMS值。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Epi-LASIK组UCVA≥0.8眼数比例(46.4%)明显少于LASIK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术后1、3、6个月Epi-LASIK组UCVA≥0.8眼数比例(85.7%、94.6%、91.1%)与LASIK组(92.5%、95.5%、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0.822、0.530)。两组术后的BCVA无一例下降。Epi-LASIK组术后1周、1、3、6个月等效球镜值在±0.50D以内的比例(42.9%、51.8%、60.7%、64.3%)与LASIK组(53.7%、59.7%、71.6%、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0、0.378、0.200、0.290)。两组术后的高阶像差RMS均较术前增大:Epi-LASIK组术后l、3、6个月的高阶像差RMS值(1.51±0.77)μm、(1.32±0.76)μm、(1.18±0.71)μm与术前(0.87±0.27)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9、0.026);LASIK组术后1、3、6个月的高阶像差RMS值(2.41±0.81)μm、(2.17±0.63)μm、(1.89±0.87)μm与术前(0.91±0.22)μm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8、0.006)。Epi-LASIK组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小于LASIK组:两组之间术后1、3、6个月高阶像差R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35、0.033)。Epi-LASIK组Ⅰ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2眼。结论Epi-LASIK矫正高度近视虽然视力恢复较LASIK慢,但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眼科,2007,16:336-339)  相似文献   
39.
40.
茶多酚对糖尿病大鼠活性氧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糖尿病大鼠血清活性氧及肾小球病变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在整体水平上检测茶多酚治疗后血清活性氧水平。并观察其病理组织学与病理生理学改变。结果:茶多酚有效抑制了早期实验动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下降,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延缓了肾脏损害的发生。结论:茶多酚通过改善活性氧紊乱情况从而有利于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