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P16基因mRNA定量表达、血清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衰老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衰老患者随机分为参黄冲剂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疾病治疗基础上,参黄冲剂组加用参黄冲剂,对照组加用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均连续服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P16基因mRNA定量表达、血清NO和SOD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参黄冲剂组P16基因mRNA扩增曲线起始循环数明显变大(P〈0.05),P16基因mRNA定量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黄冲剂组治疗后血清NO含量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黄冲剂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对照组为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黄冲剂可有效改善衰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血清NO含量和SOD活性,减少P16基因mRNA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衰老细胞的增殖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作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寻找扳击点,然后于该部位埋揿针治疗面肌痉挛45例,总有效率为95.6%。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江苏省名中医吴旭教授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方法从吴旭教授的学术流派、进针部位、针刺手法、临证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结果吴老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具有独特的针刺手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吴旭教授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肥胖的年龄越早,程度越高,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越大。错误的膳食结构和低水平的体育活动状态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治疗方面,正确运用针刺手法同时配合饮食和运动行为方式的调整是减肥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各年龄阶段的人均有可能患病。面瘫是因面部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中医称面瘫为"歪嘴风"、"口眼歪斜",西医也亦可称为"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如面瘫超过1个月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则称为面瘫后遗症。面瘫早期易治,但有约10%~15%的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因治疗不当延误而迁延不愈留有后遗症,治疗起来就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17.
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电针及激光组合,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及电针结合激光组,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观察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肥胖指标[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的变化,经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FAT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些均提示单纯电针、电针结合激光都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治疗后两组各指标下降值经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示:电针结合激光组FAT下降值较单纯电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BMI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电针结合激光减肥疗效在降低各项肥胖指标优于电针。电针结合激光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电针组,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在降低肥胖患者的FAT、BMI方面明显优于电针治疗;改善临床症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及低碳水饮食疗法对食物成瘾性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3例及饮食组32例,分别治疗12周.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随访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BM)、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BFR)、基础代谢率(BMR)...  相似文献   
19.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中医学报》2019,34(11):2450-2453
捻转补泻在二维平面上为迎随的一种演变,在三维层面与提插手法不可分割。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非矛盾,只是手法作用时机以及所处层面不同。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这两种手法作用的时机以及所处穴位的层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徐疾补泻往往作用于进针出针的过程中,不需要有得气的先决条件,涉及层面贯穿穴位内外。"徐而疾则实"。徐入是为了慢慢引阳气入内,疾出是防正气随针外泻。提插补泻则是在针刺入穴位之后以得气为基础进行的,"紧感"即是针刺得气的一种感应。提插补泻所处层面为穴位内的进退,重插从卫取气,追阳内交,欲激发人体正气,轻提可防止正气耗散;重提从荣置气,引阴外出,引正气外出抗邪,轻插为防止邪气入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氯米芬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最大卵泡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症具有较好疗效,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促进卵泡发育,帮助患者受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