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背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部分患者晶状体植入后依然存在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现象,可以采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矫正屈光不正。目的:观察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矫治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残留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纳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残留屈光不正38例(45眼),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4岁;角膜中央厚度490-590μm,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前裸眼视力为0.1-0.3,矫正视力为0.6-1.0。均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进行矫治,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等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部分患者于术后3-6 h后有异物感、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2 d内有不同程度的眼痛、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术后7 d左右角膜上皮基本愈合,20 d左右视力基本恢复到最佳。术后12个月时裸眼视力均≥0.6,其中26眼视力达到或超过1.0(58%),35眼(78%)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为0.6-1.2。球镜度数从术前平均-2.5 m-1降至术后-0.5 m-1,柱镜度数从术前平均-3.85 m-1降至术后-0.53 m-1。12眼发生眼压偏高,5眼有0.5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结果说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83.
魏芬  艾明  许鸣  肖秀兰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57-2159
目的:探讨影响LASEK角膜上皮瓣制作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09-08/2012-08在我院行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320例640眼,将患者按年龄分组,18~23岁、24~29岁、30~35岁、大于35岁4组(A,B,C,D),每组按是否配戴隐形眼镜超过3mo,分为2个亚组(I,II),统计每组的平均制瓣时间。结果:大部分患者于术后2~4h后有异物感、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7d左右角膜上皮基本愈合,20d左右视力基本恢复到最佳。术后6mo平均裸眼视力1.23±0.15。制瓣时间11~30(平均18±3.5)s,随着年龄的增加,制瓣时间明显延长,配戴隐形眼镜的时间大于3mo的患者,制瓣时间也明显延长,同年龄段2个亚组(Ⅰ,Ⅱ)作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年龄段男、女患者制瓣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制瓣时间明显延长。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是影响上皮瓣制作成功的重要因素,配戴隐形眼镜的时间大于3mo的患者,制瓣时间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84.
自杀已成为国内外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但因自杀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预测自杀行为非常困难。PET能深入分析自杀者脑功能障碍,对自杀行为的早期发现、预防和干预等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眼外伤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的常见原因。对于合并有重度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目前多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而不宜经巩膜外途径治疗。由于玻璃体切割受条件设备限制,术后可能出现白内障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对于眼外伤的玻璃体轻、中度积血伴视网膜脱离的年轻患者,我们采用药物治疗待出血静止大部分吸收后,再行巩膜外加压术复位视网膜,取得较好效果。1999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共诊治此类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硅油眼行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硅油取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1组)以及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灌注管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硅油取出、人工晶体植入(2组)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4月间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经透明角膜行联合手术。对49例49眼经睫状体平坦部行联合手术。观察眼底视网膜复位良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组病例中有52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1~0.6(66.67%);19眼视力为0.02~0.1(24.36%);7眼视力为光感~指数(8.97%包括5眼视网膜脱离复发者)。2组病例中31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1~0.6(65.3%);11眼视力为0.02~0.1(22.45%);7眼视力为光感~指数(14.3%,包括2眼视网膜脱离复发者)。2组病例中有1眼出现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渗血,所有病例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硅油眼行白内障超乳、硅油取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硅油充填眼并发自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经透明角膜切口行此手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苏拉明(suramin)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 epithelial cells)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300mg·L~(-1)苏拉明作用于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于不同的时间点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台盼蓝染色判定细胞的活性;将不同浓度的苏拉明(0、100、200、300、400mg·L~(-1))加入RPE细胞培养液,72h后用四甲基唑盐(MTT)比色法测吸光值A,并计算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苏拉明在所设浓度内均抑制RPE细胞增殖,并存在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关系,最大增殖抑制率约78%,72h时IC_(50)为272mg·L~(-1)。FCM示suramin使G_2/M期细胞增加了14.2%。结论 苏拉明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可作为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候选药物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艾明  巩丽青 《华中医学杂志》1999,23(4):174-174,176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其晚期并发血管增生常致反复性玻璃体出血而严重损伤视力.我院1996年12月以来,采用氩激光对病变血管周围行视网膜光凝,使血管闭塞和萎缩,从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解除瞳孔膜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对13例(13眼)前葡萄膜炎(活动性7例,陈旧性6例,其中复发者1例)并发瞳孔膜闭者行瞳孔膜切开术.自上方瞳孔缘作切口,借瞳孔扩大肌收缩力撕破瞳孔膜,扩大切口至瞳孔膜卷缩于前房内.术后抗炎、扩瞳、控制眼压、随诊.结果:术后1周视力0.5~1.2,平均0.77±0.11(±s,下同),活动性炎症明显缓解,6例眼压异常者中4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视力0.6~1.2(0.83±0.15),眼压全部正常.7例活动性炎症者中6例术后1个月炎症消失,1例术后2个月痊愈.除1例晶体遗留限局性击痕斑、4例出现短暂轻度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强效扩瞳剂无法撕开的瞳孔膜行Nd:YAG激光切开术,既能改善活动性前葡萄膜炎症状,减少并发症,又可显著改善患眼视力,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合并SSRIs类药物与单用SSRIs类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效果.方法:将150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SSRIs组(研究组)75例和单用SSRIs类药物组(对照组)75例,分别在治疗前、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用以评估症状及疗效.结果:根据HAMD评分,MECT合并SSRIs组分别在第1、2、4、6周后评分明显小于单用药物组(P<0.01).MECT合并SSRIs组在第6周后显效,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组(P<0.05).结论:在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时,临床医生可更多地考虑选用MECT合并SSRIs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