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70篇
内科学   54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608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83篇
  2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过电生理工作者多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在Haissaguerre等[1]的具有里程碑式的发现基础上,肺静脉兴奋灶触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模式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最初的点状消融,到节段性肺静脉隔离,以致近年来世界多数心脏中心认可并采用的主流消融术式之一的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其治疗成功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我院2010-2013年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的出院病历中,每年随机抽取400份,采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排序比等方法对其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金额排序中注射用甲泼尼龙在其中3年均排序第1位;他克莫司胶囊及注射液、环孢素注射液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稳居前列。DDDs排序中泼尼松片及注射用甲泼尼龙4年均排在前3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2013跃居至第3位。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抗移植排异反应以三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免疫抑制剂应用基本合理,但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掌握适应证,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昆明地区不同人群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由于传播快,流行广,病死率高,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昆明地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病毒(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对22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Gensini积分的三分位间距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Gensini积分0~3.00分(CHD1)组74例,Gensini积分3.01~32.67分(CHD2)组73例,Gensini积分32.68~180.00分(CHD3)组73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白细胞计数在三组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与Gensin评分有统计学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积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223,P=0.001。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45.
早发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CHD)患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与血脂关系。方法:收集106例早发CHD患者(早发CHD组)血脂参数等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LPL的P、H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HindⅢ和PVUⅡ酶切),并与81例非CHD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发CHD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早发CHD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H+基因型TC、TG明显高于H+H-基因型,HDL-D低于H+H-基因型;P+P+基因型TG明显高于P-P-基因型,HDL-C低于P-P-基因型(均P<0.05)。结论:早发CHD患者血清TC、TG和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H+和P+P+基因型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6.
沉默型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沉默型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 ,PD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临床结合超声心动图诊断的 7例沉默型PDA病人进行心导管检查 ,术后 3个月、6个月及每年随访一次。结果  7例病人肺动脉平均压平均为 (16 0± 2 4 )mmHg ,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量比 (Qp/Qs)为 1 0 8± 0 0 2 ,左向右分流量平均为 (0 32± 0 0 8)L/min ,左向右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平均为 0 0 98± 0 0 2 4。PDA最窄处平均直径为 (0 9± 0 2 )mm。 7例病人均未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平均随访 9 5个月 (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未发现房室腔增大、肺动脉压增高 ,无感染性动脉内膜炎和心内膜炎发生。结论 沉默型PDA的左向右分流量很少 ,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沉默型PDA病人是否需要治疗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4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需要干预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之一是缺血性脑卒中,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每年5%,其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7倍.因此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性事件是其治疗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8.
心率与人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率是新陈代谢的重要标志之一,1997年,Levine等曾综述了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一般而言,体型越小的动物心率就越快,寿命越短。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一生的心率是一个恒定的值。Azbel则强调寿命的长短与存活细胞的基础能量有关。人类的平均心率为70次/min,而预期寿命则为80岁,若将人类的基础心率从70次/min降为60次/min可将寿命从80岁延长至93.3岁。  相似文献   
49.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转染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的腺病毒(adenovirus,Ad5)对猪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12只苏中幼猪,随机分成转染Ad5-HGF组(治疗组)和转染未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腺病毒载体(null-Ad5)组(对照组),每组6只。结扎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手术后第4周及第7周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侧支循环形成程度(Rentorp法)、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因导入后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阳性(SMA )有灌注功能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经冠状动脉转染Ad5-HGF后心肌高度表达人HGF蛋白;治疗组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侧支循环形成明显增多,每平方毫米功能血管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冠状动脉转染Ad5-HGF能使心肌高度表达HGF蛋白。HGF对梗死心肌的侧支循环形成、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能促进功能血管数增多。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在治疗“快—慢”型室上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用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治疗了4例“快—慢”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结果: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间,对241例次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其中4例为“快—慢”型室上性心律失常,2例为反复发作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终止时有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并引起晕厥,原准备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AVNRT根治后,由其引起的症状不复存在,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正常,故未安装起搏器;另2例均已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例频繁发作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并经常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反复发作AVNRT、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且有明显的症状,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后症状均消失,射频导管消融术对起搏器的功能无影响。3例平均随访31±2个月,1例随访2个月未见并发症和临床症状复发。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法治疗“快—慢”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