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对比太极拳初学者和专业者不同步型的下肢运动学、动力学、肌肉力参数差异,为太极拳科学化及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以练习时长超过3年的30名太极拳练习者为专业组,30名无太极拳经历初学者作为对照组。用BTS红外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太极拳动作数据,以AnyBody 7.0建模仿真系统计算运动学、动力学、肌力参数。结果 专业组独立步膝关节屈伸角度、膝关节X轴受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弓步、虚步、开立步、马步、仆步、独立步中,专业组下肢肌力均为大于对照组。专业组马步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专业组仆步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独立步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极拳练习时,膝关节为主要发力关节,专业者下肢用力明显大于初学者。独立步对髋关节影响较大,弓步、仆步对膝关节影响较大。不同水平太极拳练习者对下肢肌肉的激活程度不同,初学者练习时要针对不同动作影响刺激的肌肉,有针对性地区分练习,进而促进下肢肌肉协同用力。  相似文献   
93.
目的:应用头颅侧位片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评价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术前正畸的下前牙去代偿效果和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完成术前正畸及正颌手术的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中,筛选出30例术前正畸前后拍摄了头颅侧位片和CBCT的患者。测量术前正畸前后与下前牙角度及线距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包括:下中切牙(L1)长轴-眶耳平面角(L1-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 angle, L1-FH)、L1长轴-下颌平面角(L1-mandibular plane angle, L1-MP)、L1长轴-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交角(L1-nasion-supramental angle, L1-NB)、L1切缘到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线距)等。利用CBCT测量并评估术前正畸前后下前牙唇/舌侧骨开裂长度(d-La/d-Li)及骨开裂/骨开窗发生情况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L1的d-Li变化量与年龄、术前正畸疗程及治疗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智能随访系统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心内科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n=50)和智能随访组(n=50)。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知晓率。结果随访6个月、1年时,对照组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下降(P<0.05),智能随访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时,智能随访组对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智能随访系统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临床宣教和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预测野菊花Q-marker,并建立能够同时测定野菊花Q-marker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为野菊花药材质量评价及优质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 结合野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依据Q-marker的“五原则”综合分析、预测野菊花的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适用于野菊花品质评价的一测多评体系。结果 从野菊花的功效相关性、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及成分特异性等多方面分析,预测了野菊花药材中8个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8种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结论 建议考虑将野菊花药材中4个类黄酮成分(蒙花苷、田蓟苷、芹菜素和木犀草苷)和4个酚酸类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作为野菊花药材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本研究中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野菊花中8种候选Q-marker成分含量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97.
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手术,常常需用辅助药,而传统的辅助如氟派利多、哌替啶、非那根、安定等虽有一定作用,但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应用力月西(国产咪唑安定,徐州恩华药业集团)、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2-01—2016-06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5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随访结果、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R0切除31例,R1切除22例。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术后1、2、3 a生存率分别为78%、47%、20%。术后发生并发症36例。死亡2例(3.8%),其中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MODS。单因素Log-Rank检测结果显示,RO切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A19-9、AST、血管侵犯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缘阳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与TNM分期、淋巴转移、是否根治性切除有关。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有望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老年急、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比较年龄≥75岁老年组、<75岁老年组血液净化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年龄≥75岁老年组治疗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75岁以下老年组.[结论]老年病人血液净化治疗疗效肯定,严密观察且积极治疗老年病人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心血管并发症,对延长老年病人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采用弹簧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经随访7月~3年(平均18.3月)的48例治疗结果,功能恢复满意者占88.4%,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各占7%。这种螺纹钉的优点是对股骨头有较大持握力,不致滑出或进入关节腔,负重力大不致折断,尾部的弹簧加压装置对骨折端有持续加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