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02篇
  免费   1808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364篇
妇产科学   245篇
基础医学   1222篇
口腔科学   360篇
临床医学   4534篇
内科学   2490篇
皮肤病学   231篇
神经病学   436篇
特种医学   10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2476篇
综合类   8973篇
预防医学   4021篇
眼科学   313篇
药学   3413篇
  29篇
中国医学   3193篇
肿瘤学   987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566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1642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427篇
  2011年   1577篇
  2010年   1449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296篇
  2007年   1508篇
  2006年   1397篇
  2005年   1438篇
  2004年   1244篇
  2003年   1192篇
  2002年   899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1080篇
  1999年   1086篇
  1998年   1039篇
  1997年   991篇
  1996年   931篇
  1995年   767篇
  1994年   724篇
  1993年   584篇
  1992年   585篇
  1991年   481篇
  1990年   467篇
  1989年   382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65篇
  1985年   172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18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83篇
  1980年   66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23篇
  1964年   22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并探讨HIF-1α在判断胆囊癌治疗效果及预测胆囊癌复发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慢病毒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进行转染,干扰该细胞系中HIF-1α的表达,得到HIF-1α表达不受干扰的胆囊癌细胞系(GBC-SD-NC)和HIF-1α表达受干扰的胆囊癌细胞系GBC-SD-HIF。通过将两组细胞系裸鼠鼠尾静脉注射建立胆囊癌血行转移模型,检测两组细胞在小鼠肺部形成转移瘤的能力。结果 :GBC-SD-NC组裸鼠肺部转移瘤数量、大小都比GBC-SD-HIF组高,GBC-SD-NC组转移瘤的平均数量显著多于GBC-SD-HIF组。结论 :干扰胆囊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可以显著减低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血行肺转移能力。说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存在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寻胶囊内镜(CE)检查的最佳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102例拟行CE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0):检查前1天21:00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2 g,溶于2 000 ml水中,检查前4 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68.56 g,溶于1 000 ml水中;B组(n=32):检查前4 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5.68 g,溶于3 000 ml水中;C组(n=30):检查前4 h口服20%甘露醇500 ml,后饮水2 500 ml。3组患者均吞服胶囊后立即吞服二甲基硅油120 mg,比较各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小肠清洁度和小肠通过时间。结果 3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15.63%及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小肠清洁度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略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肠通过时间明显长于B、C两组(均P0.05),而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剂顿服效果优于分次口服,20.00%甘露醇500 ml顿服是一种清肠效果好、副反应较少且经济的肠道准备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卡洛磺钠(CS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CSS对BSA的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而在中性和弱碱性时则为静态猝灭;根据Fφ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310K和pH=7.40时CSS与BSA作用的结合距离为5.18 nm;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药物与BSA的相互作用是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此外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CSS对BSA构象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常见共存离子对结合反应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性,81岁,因“胸闷心悸”2 h 于2013年5月4日1130入院。患者入院前2 h 剧烈运动后,感胸闷、心悸呈持续性,伴濒死感、大汗淋漓,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无明显心前区疼痛,亦无明显左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昏迷。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7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0/100 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率约78次/min,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期前收缩1~2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8.25×109/L,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1.37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MB)19.4 ng/mL、肌红蛋白(Myo)165.2 ng/mL,血钾、血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心电图检查:Ⅱ、Ⅲ、AVF、V1~V4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 mm,V3 R ~V5 R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0.1~0.2 mm。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前间壁、右心室心肌梗死(Killip 1级);原发性高血压2级(很高危)。患者及亲属拒绝上级医院 PCI治疗,患者虽然年龄>75岁,考虑静脉溶栓为最佳治疗,住院后与其亲属沟通后,给予阿司匹林300 mg 嚼服,予尿激酶120万 u 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 溶解后,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0 min 内滴完,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心电图的动态演变,有无出血情况发生。吸氧同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脉改善心肌血供,培哚普利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改善心功能,美托洛尔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减少梗死面积。溶栓即刻、溶栓后30 min、1 h、2 h、3 h 等分别做心电图,而后每天复查1次心电图,有心前区不适时,及时复查心电图;溶栓即刻、溶栓后每2小时采集血标本,采集24 h 标本后,检验科专人分别做心肌酶检查。溶栓后90~120 min 患者胸闷心悸明显缓解,梗塞相关导联抬高的 ST 段回落≥50%,心电监护发现室性期前收缩(部分呈二联律),出现一过现窦性心动过缓、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考虑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后心肌酶谱(血液:CK-MB)变化为:5月4日1315,28.00 IU/L;1500,54.00 IU/L;1700,91.00 IU/L;1900,11500 IU/L;2100,126.00 IU /L;2300,127.00 IU /L;5月5日0100,121.00 IU /L;0300,112.00 IU /L、0500,103.00 IU /L;0700,89.00 IU /L;0900,77.00 IU /L;1100,74.00 IU /L;1300,64.00 IU /L。心肌酶(CK-MB)酶峰在5月4日23时
  距溶栓时间<14 h,提示溶栓成功。经过1年随访,现患者状况良好,可从事一般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总结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0例确诊Graves病经131I治疗后甲亢治愈但仍有突眼患  相似文献   
996.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周,皮肤破溃1天入院。体检:左侧乳晕区靠外上象限见一直径6 cm的肿物,表面皮肤淤血、破溃,破溃范围3.5 cm ×2.5 cm;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5×109/L。B超检查:左侧乳腺乳晕区靠外上象限探及一大小6.8 cm ×6.5 cm ×4.0 cm低回声反射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其内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肝脏、胆囊、胰腺、双肾及脾脏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其嫉妒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湖南某高校选取443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的测试。结果:1男生在情绪反应得分上显著低于女生,而在情感断绝上显著高于女生(t=2.519,-3.493;P0.01)。男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女生(t=4.269,3.622;P0.01);2自我分化总分与嫉妒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嫉妒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分化总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r=-0.285,0.220,-0.346,-0.537;P0.01);3自我分化总分与依恋焦虑均对嫉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0.239,P0.001;Beta=0.113,P0.05);4自我分化总分在依恋焦虑对嫉妒的影响作用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1.199,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4.49%。结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建立安全型依恋以减少嫉妒的消极心理影响,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影响女性患者导尿一次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及处置措施,提高导尿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7例女性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响一次性导尿成功率的因素、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有85例顺利插入导尿管,成功率97.70%(85/87)。本组未出现严重尿道痛疼、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导尿术中结合女性尿道解剖学特点,针对影响女性患者导尿的相关因素,采用适当的手法,注意操作技巧,可明显提高导尿一次性成功率,并减少导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临床和生化加强和改进测试结果和具体方法措施的质量。方法生化检验分析前进行详细的分析,因素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的不同阶段,分析可能最终影响到行为的质量控制每一个环节。临床生化检验的全过程。结果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确保真实准确的生化检查结果。结论加强质量控制生化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结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测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互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健康对照者20名。所有试验对象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ml。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40mg治疗组(26例)和80mg治疗组(25例),30d时再次采血5ml,测定IL-6、IL-10和MMP-1浓度。结果治疗前AMI、UAP组IL-6和MMP-1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IL-6和MMP-1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80mg组下降更甚(P〈0.01)。血清IL-6水平与血清MM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7,P〈0.01)。IL-10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L-6、MMP-1在ACS患者中血清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斑块不稳定相关,从而促进了冠心病患者发展为临床上的ACS;IL-10在冠心病患者血清水平中无明显变化;IL-6、MMP-1和IL-1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关;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IL-6、MMP-1的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其效用与药物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