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93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状腺髓样癌是甲状腺癌中较少见的病理类型 ,临床与病理有其特殊性。本文就我院 1985~ 2 0 0 0年间收治的甲状腺髓样癌 13例临床资料 ,诊断及治疗问题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甲状腺癌 3 5 0例 ,其中髓样癌 13例 (3 .7% )。在髓样癌中男性 5例 ,女性 8例 ,年龄 40~ 65岁 ,平均年龄 5 1岁。临床表现 :病程 6个月~ 11年 ,1~ 5年内 7例 ,7年以上 6例。 5例甲状腺包块逐渐增大 ,4例有甲状腺包块伴有颈部转移性包块 ,4例有甲状腺包块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13例中仅有 1例并顽固性腹泻 ,开始每日 2~ 3次 ,以后逐渐增至每日7~ …  相似文献   
82.
一般人认为,胃溃疡是成年人的常见病,而常常忽略儿童胃溃疡。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医学资料表明,儿童胃溃疡也很常见,而且呈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83.
杨侃  胡玲  韩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0):1549-1550
自2001-10~2003-04我们在双瓣膜置换术(DVR)中应用“温-冷-温”技术,观察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并与单纯冷血高钾跳液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温-冷-温”技术较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睡眠实验室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鼾症者。随机选择确诊为中或重度OSAS的患者16例。本研究的16例OSAS患者中男12例,女4例,体质量指数(26.7&;#177;3.1)kg/m^2。他们均无任何其他呼吸系统疾患、心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进行测试前14d内未服用过非甾体类消炎药及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凝剂。排除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d时的晨起6:00及午后16:00检测血细胞比容(hemocrit,Hct)、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G)、血液黏滞度、凝血酶原时间(1D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m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ng)及内皮素。结果:OSAS患者nCPAP治疗前6:00 Hct,血液黏滞度,PAG及血浆Fng明显高于16:00(P&;lt;0.05~0.01),PT[(8.92&;#177;0.74)s]及APTT[(22.43&;#177;2.27)s]明显短于16:00[(9.89&;#177;0.84),(27.52&;#177;2.13)s](P&;lt;0.05)。经nCPAP治疗30d时各项指标在6:00.与16:00差异已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30d6:00.与治疗前6:00比较,Hct,血液黏滞度,PAG,血浆Fng及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PT明显延长。且较治疗前16:00相比,治疗30d16:00的Hct,PAG及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PT及APTT显著延长(均为P&;lt;0.05)。结论:OSAS存在显著的血栓栓塞高危因素,nCPAP对其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术前护理访视"工作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访视提高手术患者对麻醉、手术依从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和实施术前护理访视模式,调研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所实施的9 296例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访视情况,采用护士长监控及ZUNG氏自评量表(SAS、SDS)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术前护理访视质量和效果评估.结果访视评估结果为优秀的3 254份(35%)、良好4 640份(49.9%)、一般1 402份(15.1%),访视患者满意率从访视前的86.3%提高到100%;手术患者未行术前护理访视和实施术前护理访视后,其手术前后定量SAS评分,焦虑因子量化值分别为32.96±11.4、31.22±12.1和33.41±8.46、29.58±9.68,两组患者术后差异显著(P<0.05),而实施术前护理访视后,量化分值进一步降低,差异非常显著;抑郁因子SDS实施术前护理访视及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护理访视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减缓了手术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可提高手术患者的麻醉、手术依从性,有利于其康复.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小脑顶核(FN)与下丘脑外侧区(LHA)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FN和LHA在电针心经抗急性MIRI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经组和电针肺经组,每组14只;以及损毁LHA+电针心经组(简称LHA+电针心经组)和损毁FN+电针心经组(简称FN+电针心经组),每组7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急性MIRI大鼠模型.采用电针心经治疗的3组针刺神门和通里;电针肺经组针刺太渊和列缺.所有电针组于造模前接受电针刺激,电流强度1 mA,频率2 Hz,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7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电针.监测大鼠心电图,分析ST段位移和心律失常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N及LHA中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位移、心律失常评分以及FN和LHA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心经组大鼠ST段位移、心律失常评分以及FN和LHA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电针心经组比较,电针肺经组、LHA+电针心经组和FN+电针心经组大鼠ST段位移和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电针肺经组及LHA+电针心经组大鼠FN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电针肺经组及FN+电针心经组LHA的c-fos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N和LHA参与了针刺心经改善急性MIRI效应的作用机制,小脑可能是通过小脑-下丘脑投射参与了针刺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晶体渗透压测定是研究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与紊乱的一项重要手段。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以肾病综合征为特性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的改变。通过对30侧重型EHF病人的血、尿渗透压的系统观察,我们发现EHF病人的血、尿渗透压的动态变化反映了EHF病程中肾脏的损害和恢复。计算对应的尿/血渗比、自由水清除率,发现尿/血渗比越低,自由水清除率越高,病情就越重,预后越差,在临床治疗时,尿渗压、尿/血渗比、自由水清除率仍未达到正常,说明此时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8.
肺血少型紫绀性先心病合并体肺侧支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复杂先心病的治疗明显提高,但国内手术死亡率仍有10 %左右,相比国外3%~4 %有较大差距[1 ] ,其中肺血少型紫绀性先心病合并体肺侧支占比例很大。1996~2 0 0 3- 10我们收治的此类患者2 7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7月龄~18岁,平均(4 .76±3.74 )岁,平均体重(17.1±9.4 7) kg。法乐四联症7例,肺动脉闭锁16例,右室双出口2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1.2 方法 全组术前心血管造影2 3例,漏诊体肺侧支术后不能脱离呼吸机再次造影3例,未做造影术后死亡尸检发现体肺侧支4…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比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分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组(40例,治疗时间3个月/年,连续3年),唑来膦酸钠注射液组(42例,治疗时间1次/年,5 mg/次,连续3年)。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骨化三醇(0.25μg/d)。采集患者基线及治疗3年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肾功能、血钙(blood calcium,BC)、血磷(blood phosphorus BP)、骨碱性膦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照;以视觉模拟标度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骨痛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次及发生率。结果(1)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血钙、血磷、骨碱性膦酸酶水平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评价: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鲑鱼降钙素组VAS评分较唑来膦酸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积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唑来膦酸钠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幅度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研究中唑来膦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唑来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治疗3年均有效提高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中唑来膦酸钠组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种治疗均有效减轻患者骨痛症状,鲑鱼降钙素组临床疗效优于唑来膦酸钠组。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合作医院的骨科护士对专科培训的需求,为完善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2—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8所区域合作医院的214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创伤性休克相关知识、颈椎及腰椎疾病知识、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方法等内容的需求程度较高,需求人数均在65.00%以上。在操作技能及仪器设备方面,被调查护士对骨科患者的体位护理及静脉栓塞预防治疗仪的使用等相关内容需求较为突出,需求人数分别占46.26%和72.90%。64.02%的护士选择了课堂讲授的理论学习形式,83.18%的护士选择了现场演示的操作技能培训形式。49.06%的护士期望培训时间为1周。结论基层医院骨科护士对专科知识的需求强烈,应通过开展以护士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主的规范化培训,促进医联体各医院护理服务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