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以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依据,比较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对比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并追踪获取文献,查询时间从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7项对比BVS及EES的RCT,随访时间从9个月~3年,共5546例患者,其中BVS组3241例、EES组23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BVS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OR=1.55,95%CI:1.22~1.96,P=0.0003)、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3,95%CI:1.32~2.27,P0.0001)、支架内血栓(OR=3.62,95%CI:2.12~6.18,P0.0001)的风险高于应用EES患者,但在全因死亡(P=0.1)、心源性死亡(P=0.42)、所有血运重建(P=0.10)、靶病变血运重建(P=0.06)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各项复合终点的对比中,BVS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OR=1.37,P=0.0003)、面向患者的复合终点(OR=1.21,P=0.005)、面向装置的复合终点(OR=1.41,P=0.002)、靶病变失败(OR=1.44,P0.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EES组。结论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中,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优于EES。临床应用BVS应当更加谨慎,在新一代BVS投入应用之前,现行的治疗方案仍需大量的、更长时间的随访来验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构建针对S100P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在胃癌MGC-803细胞上鉴定沉默效率,观察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筛选的S100P基因特异性siRNA靶点,合成短发卡结构shRNA,并与GV115-GFP慢病毒载体重组形成shRNA表达载体,与pHelper 1.0和pHelper 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用病毒感染MGC-803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沉默效率、克隆形成情况、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实验观察靶基因沉默对MGC-803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重组shRNA慢病毒载体,经293T细胞包装获得病毒颗粒,和阴性对照相比,慢病毒感染组S100 P mRNA表达下降了83.4%,蛋白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 S100 P沉默后MGC-803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周期发生S期阻滞,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成功地构建了S100P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在MGC-803细胞中沉默S100P基因的表达,导致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表明S100 P基因有可能具有影响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仙蟾片对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仙蟾片,记录给药后2h的心率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测定仙蟾片对大鼠最大给药量。结果 0.2和0.3g·kg-1仙蟾片对大鼠心率无明显影响,且未出现心律失常;而0.45,0.68和1.01g·kg-1仙蟾片可使大鼠心率显著加快,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0%,70%和100%;0.012g·kg-1蟾酥可使大鼠心率显著加快,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0%。仙蟾片对大鼠的最大给药量为7.2g·kg-1,约相当于人用量(0.5g·kg-1)的14.4倍。结论仙蟾片0.3g·kg-1(约相当于推荐人日用量3g)以内为安全用药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24.
在显微镜下用紫外激光微切机将单个胰岛从胰腺切片中切下,提取RNA后逆转录成cDNA并在实时定量RY—PCR中得到有效的扩增,其表达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23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男性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4岁。按Kimura法完成13例,按Warshaw法完成10例。结果全部23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3 min;平均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日7.3天;平均随访期46.3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重度低钙血症(SHC)相关因素,进而建立SHC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治疗的S H P T病例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S HC的独立影响因素,确定定量因素界值。结果共收集88例病例资料,术后发生S HC46例(52.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LP、iPTH、切除的甲状旁腺数(RTPN)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iPTH、RTPN≥4为SHC的独立影响因素,确定的界值为年龄48岁(PPV68.8%,NPV67.5%)和iPT H 1750 pg/ml(PPV85.4%,NPV87.5%)。结论年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甲状旁腺切除数量为SHPT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SHC的独立影响因素。选择性地对高危患者实施静脉补钙,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作为防治S HC的初步策略。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MS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非MS(Non-MS)组57例,MS组117例及健康对照(NC)组90名,按Chemerin水平从低到高分为Ter1、Ter2和Ter3亚组.所有研究对象行75 g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脂、血清Chemer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MS组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Non-MS组和NC组(P<0.01).从Ter1到Ter3亚组,BMI、WC、WHR、SBP、FPG、2 hPG、HbA1 c、FIns、HOMA-IR、TG、hsC-RP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MS的患病率依次增加(P<0.05).Chemerin与BMI、WC、WHR、SBP、FPG、2 hPG、HbA1 c、FIns、2 hIns、HOMA-IR、TG及hsC-RP呈正相关(P<0.05),与HDL-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负相关(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emerin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7,P<0.01).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提示Chemerin预测MS的界值为72.4 ng/ml.结论 Chemerin与MS的发生相关,可作为MS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长期留置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初期临床经验及随访结果。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10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均采用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长期留置的方式进行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收集患者术前肾脏B超下肾盂宽度评估肾积水、手术前后肌酐及尿素氮、围手术期是否出现全身感染等手术相关和支架管相关并发症。出院后第1、3、6、12个月和之后每年复查血肌酐、尿素氮、超声下肾盂宽度,并通过尿路造影及泌尿系腹部X线检查观察支架位置和形态有无变化。回顾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资料,观察统计患者的支架长期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变化和肾积水情况。使用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比较术前-末次随访的配对样本计量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有6例(7侧)输尿管-回肠流出道吻合口狭窄,2例(3侧)输尿管-回肠原位新膀胱吻合口狭窄。5例患者术前长期留置输尿管单J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0.6±8.8)个月,平均更换频率为(3.6±1.3)个月/次。术前肾脏超声检查平均肾盂宽度为(26.5±9.1) mm。6例患者采用逆行置入方式成功留置Allium输尿管支架,2例患者采用双镜联合、顺逆行结合的方式成功置入支架;围手术期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9.8个月,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保持Allium支架和输尿管通畅,未进行过更换或移除;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的平均肾盂宽度和平均尿素氮均显著降低[(26.5±9.1) mm vs. (13.4±2.5) mm,P=0.008;(11.6±2.3) mmol/L vs. (10.2±2.2) mmol/L,P=0.017)],而平均血肌酐和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输尿管再梗阻、支架管移位等支架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长期留置可用于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可以保持相对长期的通畅率,有助于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结肠穿孔、梗阻、破裂及低位直肠癌、肛管癌患者临床多需行结肠造瘘术,术后及时复查对于了解剩余结肠的病情、预防病变复发、观察手术效果、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术后肠腔解剖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化,增加了操作难度.我科采用单人操作法进行肠镜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比较荧光示踪法与染料法探测兔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有效性,为临床开展甲状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实验兔共计60侧甲状腺,每侧甲状腺分别注射600 μmol· L-1的吲哚菁绿(ICG)和5 g· L-1的亚甲蓝0.02 mL.切除所探测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的淋巴结数量,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和检出率.结果 荧光探测法和亚甲蓝染料法检出兔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率分别为92.7%和70.8%,检出率分别为91.7%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探测兔甲状腺前哨淋巴结方面荧光示踪法优于亚甲蓝染料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