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者78例,归为研究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者62例,归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6.5±15.0)min,较对照组的(86.1±12.7)rain长(P〈0.01);②研究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27.1土8.2)hvs(40.5±9.3)h、(6.2±2.O)dvs (10.3±3.8)d],P均〈0.01;③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6/78),低于对照组的19.4%(12/62)(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创伤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灭菌效果,为消毒剂在临床科室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分别用170 mg/L和340 mg/L的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不同时间,观察其消毒效果。结果不同浓度消毒剂对各革兰阳性球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 7. 0,杀灭率达100. 00%;药敏试验表明,MRSA对复方新诺明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P 0. 05),MRS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MSS(P 0. 05),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P 0. 05),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2. 7%,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完全敏感。结论该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在低浓度、短时间内对多重耐药型革兰阳性球菌的杀灭效果卓著。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院内救治的最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行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治愈36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者3例,胆漏1例,膈下感染1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6.3%,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方法,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创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开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10例手术后复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患者采用无水酒精甲状腺组织内注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低位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常规是先行结肠造瘘减压,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近年我院使用消化道管型吻合器技术对46例低位梗阻性大肠癌患者实施了根治性一期切除及结直肠吻合术,手术效果好,使患者避免了造瘘的二次手术之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膜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是在病理学上具有特征性的肾小球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毛细血管壁电子致密物沉积和基底膜样物质增生导致基底膜的增厚。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患者少见。我们对近五年来874例临床肾病病人的肾脏穿刺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其中98例为膜性肾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大鼠失血性休克及再灌注后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对大鼠小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45 min组和缺血再灌注1、3、6、12、24 h组,达到各预定时间点后,迅速取大鼠的脑、肾、四肢腓肠肌制作切片,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各组织小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缺血45 min组大鼠小动脉轻微损伤,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异染色质增多,染色质边积,平滑肌细胞轻微水肿,线粒体肿胀.再灌注后各组损伤加重,小动脉部分内皮坏死、脱落,内皮细胞胞浆内出现空泡,血管平滑肌细胞严重水肿,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核周隙增宽,胞质内可见髓样小体.以再灌注3 h损伤最显著,与其它组织相比,脑组织小动脉在缺血及再灌注后不同时点的损伤较轻,再灌注6 h后逐渐恢复.结论: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可引起大鼠小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9.
我院外科自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内疝病人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40~75岁,平均57.2岁;发生内疝距胃大部切除术后5~18年,平均9.3年。2.诊治情况本组病人均有突发上腹痛,为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3例呕吐物含胆汁,呕吐为喷射状;3例出现腹膜炎症状,术后证实肠管有坏死;喜右恻卧位5例。腹腔穿刺5例,抽出血性液体1例,抽出液含胆汁2例;发热3例,白细胞计数偏高4例;2例术前CT检查确诊,1例术前吞稀钡确诊,1例行腹腔镜、5例行剖腹探查确诊。…  相似文献   
60.
残胃癌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0~ 1999年收治的 2 2例残胃癌病人 ,其中 2 1例病人得到随访 ,随访率 95 .4 % ,Ⅰ、Ⅱ、Ⅲ、Ⅳ期病人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5 0 % ,33.3%和 0 ,Ⅰ期5年生存率为 10 0 %。结论 :对胃部分切除术的男性患者 ,从术后 10年开始应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 ,而根治性胃全切除术是其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