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青年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始发症状、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和死亡原因等,并与同期住院的12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比较.结果 中青年脑出血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酗酒比例高于老年脑出血组;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头痛症状典型;并发症少但急性期病死率高于老年患者.结论 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发病多有明显的诱因,头痛症状典型,出血部位多为单发,并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并发症少低于老年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追踪分离牛奶菜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以体积分数70%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牛奶菜根的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 (1)、α-香树脂醇 (2)、3β, 24-二羟基乌苏烷-12-烯 (3)、补骨脂素 (4)、β-胡萝卜苷 (5)、异香草酸 (6)、α-单棕榈精 (7)、亚油酸 (8)、二十四烷酸 (9)、十六烷醇 (10)。结论:化合物3、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在浸润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11年St.Gallen乳腺癌分型标准,复检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型四个亚型,并分析各亚型与TNM分期、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结果 共213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入组,其中Luminal A型53例(24.9%),Luminal B型112例(52.6%),HER-2阳性型22例(10.3%),三阴型26例(12.2%)。Luminal A型病人中病理组织学分级I级39例,占同型病人73.6% (39/53),III级病人0例;Luminal B型病人中I级24例,占同型病人21.4%(24/112),III级25例,占同型病人22.3%(25/112);三阴型病人中I级2例,占同型病人7.7%(2/26),III级17例,占同型病人65.4%(17/26);HER-2阳性型病人I级仅1例,占同型病人4.5%(1/22),III级11例,占同型病人50.0%(11/22)。各亚型间病理组织分级存在差异(P﹤0.001)。分析各亚型TNM分期发现,Luminal A型病人I期比例最高,占同型病人54.7%(29/53)。HER-2阳性型III期病例比例最高,占同型病例27.3%(6/22)。不同亚型TNM分期分布具有差异性(P﹤0.001)。结论 不同亚型乳腺癌其病理组织分级及TNM分期具有差异性, 在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分级基础上联合临床病理分型分析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5.
针刺频次是针刺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性因素。对古代文献中有关针次频次的论述进行分析探讨,从根据体质确定针刺频次、根据病因确定针刺频次、根据病情确定针刺频次几方面来探讨决定针刺频次的因素,并对古代文献中常用的针刺频次方案提出了较详尽的解释。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探讨,以期能对现代临床研究起到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6.
胡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72-7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西药房收集到的262例有效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9.69%。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39.93%;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占24.54%。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其次为神经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老年人ADR的监测工作,减少不必要的ADR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胡慧  郑亚西 《右江医学》2011,39(4):432-433
目的分析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了解疑似病例中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正常冠脉所占的比例。方法随机抽取88例冠心病疑似病例,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据有无典型心绞痛将88例患者分成A、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的阳性率。并根据静息心电图有无缺血性ST-T改变将其分为C、D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的阳性率。结果 A、B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冠心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冠心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冠心病疑似患者应及早完善冠状动脉病变检查,建议行冠脉造影,便于明确诊断及早期进行冠心病一级或二级预防与治疗。排除冠心病后可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6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12个月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以及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在治疗3个月和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CRP、TC及LDL的水平均降低,EF、NYHA分级的水平均增加,但阿托伐他汀组在CRP、TC及LDL水平的降低和在EF、NYHA分级水平的增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阿托伐他汀组EF与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01),而EF与TC、LDL呈零相关;对照组EF与CRP、TC、LDL水平呈零相关.结论 (1)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左室功能,降低血CRP水平.(2)阿托伐他汀改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可能与其具有降血脂以外的多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先心病患儿术后过渡期焦虑患者认知偏向和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正念减压训练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儿正负性认知偏向问卷(APNIS评分)、疾病不确定量表(IUS评分)、五因素正念度量(FFMQ评分)、焦虑评分(SAS评分)、抑郁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变化,比较患儿依从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正性他人、正性自己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6.518,5.194;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负性他人、负性自己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013,-6.68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U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9.874;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FFMQ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8.6000;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103,-7.186;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6.966,5.466,12.77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依从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341;P0.05)。结论:给予先心病患儿术后正念减压训练,可缓解患儿过渡期焦虑状态,改善患儿认知偏向,提高患儿睡眠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2015-2018年南昌市历年来预防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结合南昌市妇幼卫生资源现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收集4年来月报表、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登记卡和随访卡情况,用描述性分析方法χ2检验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孕期检测率和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先天梅毒的发病率和干预成功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18年南昌市梅毒感染孕产妇孕期检测率分别为79. 23%,84. 37%,86. 56%,94. 96%,阳性率分别为24. 00/10万,44. 13/10万,55. 45/10万,64. 09/10万,率值逐年上升。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2. 77%;由2015年的21. 43%下降至2018年的9. 62%。上报的梅毒感染产妇所娩活产儿中,2015年、2017年、2018年先天梅毒儿发病率分别占全市活产数的3. 42/10万、1. 25/10万、1. 23/10万。2015-2018年间,总体干预成功率达84. 40%;干预成功率从2015年的78. 57%上升至2018年的88. 46%,随年份呈上升趋势。结论梅毒感染孕产妇孕期检测率及阳性率逐年上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南昌市预防母婴传播项目干预成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防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工作逐年完善,母婴阻断效果取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