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输血后HCV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现状,以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输血的本院内、外科住院病人采用前瞻性调查。结果:输血后HCV感染率可高达8.48%,而同期住院未输血的对照组未发现HCV感染,而且HCV感染率随输血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加强输血前筛查的方法可使感染率降至2.1%左右。结论:在尚无丙型肝炎疫苗的情况下,提倡义务献血和加强对血源的筛查是控制输血后肝炎的有效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2.
任卫英  张顺财  胡德昌 《肝脏》2001,6(3):198-199
寻找一种非损伤性慢性肝炎的诊断方法来补充或暂时替代病理诊断 ,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活跃课题之一。本文探讨甲胎蛋白 (AFP)、前白蛋白 (PA)和总胆汁酸 (TBA )在反映肝病理炎症活动程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评价各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病人选择2 80例慢性肝炎病人均为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期间的住院病人 ,男 2 2 1例 ,女 5 9例 ,年龄 15~ 70岁 ,平均 34岁。所有病人均无阻塞性黄疸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2 6 0例 ,慢性丙型肝炎 13例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慢性丙型肝炎 7例 ,诊断依据血清和 (或 )病理标本肝…  相似文献   
83.
非创伤性诊断指标优势组合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44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诊断指标的优势组合及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肝活检组织学分级分期为标准,检测200例慢性肝病患者同期血清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B超、CT、MRI,运用 逐步回归方法判别分析获得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指标的优势组合,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以S0为无纤维化组,S1+S2+S3+S4为纤维化组,获得指标组合:B超门静脉每分钟血流流量参数、年龄、B超肝右叶最大斜径、CT/MRI肝表面波浪状表现、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其诊断敏感性为80.36%,特异性为86.67%,准确率为81.10%;以S1+S2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3+S4为重度肝纤维化组,获得指标组合:透明质酸(HA)、A/G比值、B超脾长径,其诊断敏感性为59.57%,特异性为91.26%,准确率为81.33%;以S1+S2+S3为纤维化组,S4为肝硬化组,获得指标组合:HA、CT/MRI肝内胆管附近小囊状改变情况、B超肝包膜厚度、年龄、症状积分,其诊断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91.45%,准确率为89.63%。结论 非创伤性诊断指标的优势组合对诊断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84.
上海地区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费用和收益,从经济方面分析在我国这种治疗的意义.结果表明这种治疗不仅可拯救生命、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而且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经济方面,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益比值(干扰素的治疗费用/因治疗而节省的费用)为1.22,即每投入1元可节省医疗费用1.22元;若同时计算因病休损失的社会费用,成本效益比值为3.02,平均每年为社会减少大量的由肝病导致的经济损失.提示在上海地区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性,43岁,住院号49990,江苏杨州人,已婚,工人。因反复中上腹疼痛、黑粪18年于1981年12月1日第三次入院。患者于1963年11月,因反复中上腹疼痛伴黑粪一天第一次住院。入院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溃疡而作胃大部切除术(毕氏Ⅰ型)。1964年起,中上腹偏左处又出现阵发性疼痛,无腹泻、呕血和黑粪,腹痛与饮食无关,有体重减轻和贫血。1964年10月因腹痛加重再次住院。胃肠钡餐检查:除残胃外,无其他病变发现。出院诊断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和继发性贫血”,应用铁剂和输血后,症  相似文献   
86.
甲型肝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甘草甜素对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用强力宁(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对18例CAH患者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强力宁可使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减弱;而且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降至最低(接近正常)时所需的剂量在CAH活动期明显低于稳定期(P<0.01)。提示用强力宁治疗CAH时应根据不同病程调节剂量。研究尚发现强力宁可能具有诱生PBMC膜产生可溶性IL-6受体的作用,从而中和了培养上清液中的IL-6。上述结果可部分解释其治疗CAH的机理。  相似文献   
88.
环状混合痔是痔发展进程中较为严重的病理阶段,且往往病程较长,病情重,易反复发作,多需手术治疗。该病治疗既要彻底治愈环状混合痔,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近年来对于环状混合痔的手术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9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为(17.3±3.4)d,对照组为(21.4±3.1)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皮赘残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截断结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截断结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初次住院手术的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连续进入观察。随机分为2组:截断结扎术组(治疗组,30例)和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30例)。根据治愈时间、治愈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结果作评价。结果:截断结扎术组与外剥内扎术组2者治愈率分别为90.0%和86.7%,无统计学差异。2组在住院天数、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水肿、皮赘残留等方面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出血、排尿困难、肛门狭窄等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截断结扎术组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术后肛门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