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SBI组)、脑梗死患者(CI组)、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组显著高于SBI组(P<0.05);SBI组内,病灶数目多者血清TNF-α显著高于病灶数目少者(P<0.05);血压测定值越高,腔隙性梗死灶数目越多,未服降压药者较正规降压治疗者梗死灶数量明显增多.认为TNF-α与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对SBI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高血压患者应尽早正规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有关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并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一些报告已引起重视。这些报告来自西方国家,但大多数为非随机性地选择CIDP患者进行调查。作者采取随机的方式,观察日本CIDP患者伴发CNS受累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重症脑梗死早期识别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53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非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对比以下指标:心房颤动等血管危险因素;意识障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重要临床征象;24 h内CT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CRP等主要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意识障碍、眼球凝视、头痛呕吐、48 h内病情进展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24 h内CT责任病灶及异常征象发现率、TCD血流及频谱异常变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R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入院时NIHS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是重症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人院时NIHSS评分>20分,或有意识障碍、眼球凝视、头痛呕吐、48 h内病情进展者,提示重症脑梗死的可能性大;24h内CT、TCD即有改变,MMP-9、CR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是早期识别重症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施普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氢质子波谱(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评价施普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施普善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应用MRS在兴趣区上测量氮-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Cr)比值(NAA/Cr)、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比值(Cho/Cr)及乳酸(Lac)与肌酸(Cr)比值(Lac/Cr),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施普善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病人NAA/Cr较治疗前升高,但施普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2组病人CHO/Cr及Lac/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施普善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施普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脑血流速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对38例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及40例对照组进行同步血小板聚集率和脑血流速度测定。结果:发现典型偏头痛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程度与脑血流速度增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提示血小板聚集率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偏头痛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指导预防和治疗偏头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病人、40例脑梗死(CI)病人、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CRP(8.86mg/L±0.86mg/L、16.32mg/L±1.88mg/L)及TNF-α(1.92ng/mL±0.73ng/mL、2.56ng/mL±0.91ng/m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组血清hs-CRP和TNF-α含量亦显著高于SBI组(P<0.05)。SBI组内,病灶数目多者的血清hs-CRP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病灶数目少者(P<0.05)。血压观测值越高,腔隙性梗死灶数目越多,未服降压药者较正规降压治疗者梗死灶数量明显增多。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的小血管病变;hs-CRP、TNF-α水平与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儿童多发性硬化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收治3例儿童多发性硬化,现摘其中最严重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1岁,因进行性行走不稳4个月、进食常呕吐,于1989年6月20日入院。入院前3周拔牙后出现舌和左侧面部麻木,视物模糊,10天后右眼内斜、饮水呛咳,但肢体活动自如。CT增强扫描未见异常。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