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作为频谱分析的新方法比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更适合于非稳定信号,探讨这两种方法在分析评价动态活动肌肉疲劳的差异。方法9名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实验室从事模拟的搬举活动(变换搬举重量和距离),测定搬举时左右两侧胸10和腰3水平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另10名志愿者在功率车上以3种速度跑步,记录此间双腿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肌电。分别用STFT和FFT求得活动期间每秒钟肌电信号的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计算MF值依时间变化回归的斜率,比较两种算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搬举试验,STFT所得MF值多小于FFT,左侧胸10(LT10)、右侧腰3(RL3)竖脊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胸10(RT10)、左侧腰3(LL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FT变异性多大于FFT。两种MF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二者间呈高相关性(r>0.5)。STFT与FFT疲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跑步试验,两种方法计算所得4块肌肉M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FT变异性多大于FFT。MF斜率和疲劳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MF斜率仍然呈高相关性(r>0.7)。结论至少在低负荷情况下,FFT依然可用于动态活动下肌电信号的频谱分析。仍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频率变换方法以及EMG信号在不同活动和肌肉的特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接气通经的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 mg 1次/d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NO值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液流变学及NO值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接气通经针法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神经症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神经症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02—2014‐02本市13家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264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诊断交谈表进行随访,完成问卷调查1075份,采用终生患病率、1 a患病率和1个月患病率总结高血压神经症的发病率,从人口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以单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终生患病率为12.28%,1 a患病率为10.14%,1个月患病率为6.79%;在影像因素上,年龄(≥60岁)、消极生活方式、生活不满意、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神经症单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神经症临床发病率较高,年龄是主要因素之一,负性生活事件能增加风险性,而积极应对方式和满意的生活质量可降低高血压神经症风险。 相似文献
44.
45.
在现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直线加速器愈来愈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精确的治疗效果,就要保证直线加速器始终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日常的科学管理,正确使用,合理维护和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医用直线加速器是高精密的大型医疗设备,它涉及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如高能物理,微波理论及测量技术,电真空度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治疗男性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为给男性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前列腺炎/男性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盆腔生物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药物+盆腔生物电刺激+心理治疗)。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VAS)、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道压(MUP)、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勃起功能评分(IIEF-5)及射精功能评分(CIPE)。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MFR、MUP、SAS评分、SDS评分、IIEF-5评分及CIP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MU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FR、IIEF-5评分及CIP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心兼顾的综合治疗方案对前列腺/男性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佳,提升患者性功能的效果更好,对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HIV感染并发带状疱疹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HIV感染者所有疼痛评分均3分(6.07±2.05)分,住院天数为(9.5±2.0)d,均出现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343±49)个/μl。结论 HIV感染并发带状疱疹患者与普通带状疱疹患者相比,常常侵犯多神经支配区域,疼痛明显,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治疗时间相对较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带状疱疹的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