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4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并发症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引起感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随机调查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患400例,记录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在临床应用2年后再随机调查400例患,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组。结论 根据调查分析提出的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62.
神经管缺陷的发病率占总出生儿数的1‰~9‰,是世界卫生组织常规监测的疾病之一.其中脑裂和脊柱裂占所有神经管缺陷的95%,脊柱裂根据椎管内容物是否突出脊柱皮肤分为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1].  相似文献   
63.
高永忠  胡冰  吕梅 《临床医学》2004,24(9):56-57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3 8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效果欠佳的CHF患者 ,给予口服氯沙坦 2 5~ 10 0mg/d ,治疗 4~ 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 0 5、P <0 0 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1~ 2级。药物副作用少 ,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氯沙坦治疗CHF疗效好 ,副作用较少 ,是慢性心力衰竭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5采用PTED手术治疗的1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9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7(3~33)个月。术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9例(4.6%)出现并发症,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硬脊膜撕裂1例,术中出血1例,脊髓高压症1例),3例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椎间隙感染1例,残余髓核未摘除干净2例),术后中长期并发症3例(于PTED术后6、7、10个月L4、5左侧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 PT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经验、术前准备、术后康复锻炼等因素有关,而且PTED并不适用于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较严重终板炎患者。  相似文献   
65.
人参皂甙单体Rb1对大鼠在体心脏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作者前期实验以左室内压及其最大升降速率等8项心肌力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标,观察到人参二醇和三醇组皂甙均能使离体大鼠工作心脏收缩性能减弱。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单体Rb1对大鼠心率、动脉压、左室内压(left ventricular preassure,LVP)、左室舒末压(1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室内压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maximal rising and falling rate of ventricular pressure,&;#177;dp/dtmax)6项指标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空白对照的双盲法实验。地点、材料和干预: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本实验,室温20℃.Wistar大鼠购于吉林大学动物部,雌雄不拘。按随机抽签法将动物分为5组,即对照组、Rb1 95mg/kg组、Rb2 190mg/kg组、Rb1 285mg/kg组、维拉帕米(异搏定)36mg/kg组。在Wistar大鼠在体心脏上观察给予大鼠Rb1 95,190,285mg/kg,维拉帕米36mg/kg对大鼠心率、动脉压、LVP、LNEDP,+dp/dtmax,-dp/dtmax 6项指标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整个过程由高级实验师操作完成。主要观察指标:静脉注入维拉帕米与95,190,285mg/kg浓度Rb1后大鼠心率、动脉压、LVP、LVEDP,+dp/dtmax,-dp/dtmax 6项指标的比较结果。结果:Rb1浓度在95,190,285mg/kg范围内均使心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室内压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6项指标下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9,98&;#177;5.90)kPa]相比,给药组能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使其从95mg/kg的(6.65&;#177;2.30)kPa、190mg/kg的(5.32&;#177;1.90)kPa降至285mg/kg时的(5.00&;#177;1.50)kPa;与对照组l(312.00&;#177;25.00)kPaⅠ相比,给药组能明显降低室内压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使最大上升速率从95mg/kg时的(305.00&;#177;23.00)kPa、降至285mg/kg时的(252.5&;#177;30.00)kPa;最大下降速率从95mg/kg时的(166.25&;#177;18.00)kPa、降至285mg/kg时的(146.00&;#177;15.60)kPa。应用36mg/kg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出现了与Rb。相似的结果。结论:Rb1对心机收缩有抑制作用;作用的机制与Ca^2+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有效开展产程健康教育,提高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可控达标率.方法 抽查300名产妇对产程中健康教育的需求;将2004年(413例)与2005年(368例)住院分娩产妇全程助产可控达标率及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对照.结果 健康教育主要需求为产程中减轻疼痛的知识、介绍产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两年对比全程助产可控达标率及人力资源情况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建立基层医院一对一全程助产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程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可控达标率,确保母婴安康.  相似文献   
67.
1例胎盘早剥致DIC的护理个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内微血栓广泛形成,在微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因子大量被耗损以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的抗凝作用,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继而发生循环功能障碍及组织坏死的综合征。这是产科分娩期重症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68.
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24例的体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冰  周岱云 《内镜》1996,13(2):70-73
采用内镜法为2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放置金属胆道支架27次,成功率88.9%,术后黄疸完全消退7例,明显减退8例,3例病人后出现黄疸及胆管炎复发。作者对金属胆道支架放置的指证,支架长度与引流部位的选择,鼻胆管的应用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
目前,我国各医疗单位在给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一般均采用螺旋夹夹输液管法控制滴速。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而且对滴速的控制有时也不准确。最近我院护士与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输液速率控制器,经  相似文献   
70.
11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在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术,其中良性胆道梗阻38例,恶性胆道梗阻78例,合并化脓性胆管炎28例,根据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操作及术后鼻胆管护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