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为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用辐射研究、~3H-TdR掺入法等对塑料输液器,进行了辐照前后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由大量样品抽检、测试研究认为~(60)Coγ线辐照2.5~10×10~4Gy,对原产品一般理化性质无影响。未发现辐解毒性产物。辐照灭菌效果良好,安全可靠。为辐照灭菌塑料输液器的辐照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对骨髓瘤细胞株PR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PRMI8226细胞与1.5mg/ml、3mg/ml、5mg/ml的不同浓度槐耳浸膏在体外孵育,分别在24h、36h、和48h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早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槐耳浸膏可抑制PRMI8226细胞增殖,不同浓度的槐耳浸膏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不同,以5mg/ml抑制增殖效果最好。且浓度为5.0mg/ml的金克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48h抑制率达到高峰84%。FCM检测表明槐耳浸膏可诱导PRMI8226细胞早期凋亡,用5.0mg/ml槐耳浸膏处理48h后,可引起25.9%的PRMI8226细胞凋亡。这两种作用均随槐耳浸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槐耳浸膏可在体外抑制PRMI822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33.
目的:探讨术前辅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ⅠB2、ⅡA2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1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行导入静脉化疗治疗,待术前辅助治疗2周后,开始手术治疗(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均开展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开展辅助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病理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药材和黄酮部位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为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检测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5个不同批次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S1~S15)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指认,测定3个黄酮类成分异牡荆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含量。采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质量和黄酮部位进行评价。结果 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4个共有峰;辣木叶黄酮部位标定和指认出10个共有峰。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和黄酮部位的相似度和HCA分析聚为4类,且HCA结果与相似度评价结果基本相一致;PCA、OPLS-DA分析聚为3类。15批药材中异牡荆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0.06%~0.19%、0.27%~0.79%、0.08%~0.23%;黄酮部位中含量分别为0.53%~3.53%、6.49%~14.36%、2.05%~4.66%。结论 建立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和辣木叶黄酮部位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辣木叶药材和辣木叶黄酮部位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5.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IUD)使用失败状况,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提高IUD使用效能的对策。方法:采用上门面访、摘抄手术记录、与服务提供者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IUD使用失败妇女中,≤35岁,占88.51%;97.01%有1次分娩史;72.99%为首次置器;IUD使用失败原因:因症取出(40%)、脱落(35.45%)、带器妊娠(12.01%)、移位取器(9.03%)和脱落妊娠(3.51%);使用失败人数最多的IUD为:活性圆型IUD、TCU200/220CIUD、吉妮/吉娜IUD、宫型IUD、γ型IUD;IUD平均用时间10.6个月;部分置器机构IUD种类配备不全;置器服务人员技术职称较高,但对IUD新技术、新产品认识不足。结论:建议重点关注年轻、首次分娩后置器的妇女,提供个性化的置器服务;规范置器机构常备IUD种类和数量;加强对置器服务人员的培训;加强IUD使用全程的随访服务,及时诊断和处理IUD副反应。  相似文献   
23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491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麻醉药品6种,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最多(42.1%),药物总消耗量最多的是吗啡控释片(67.3%),其DUI为1.14,其他药物的DUI基本为1.0。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37.
238.
目的 明确超声异常的多发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其父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家系中的父母及胎儿均行常规核型分析(CCA)、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分析,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验证。结果 胎儿的CCA结果为46,XX,父亲和母亲均未见明显异常。SNP结果显示,胎儿存在1p36.33p36.13缺失(15.8 Mb)、12q24.31q24.33重复(10.8 Mb)和Xp22.12重复(506.1 kb);母亲未见异常;父亲存在Xp22.12重复(506.1 kb),但并未有临床疾病表型。FISH分析提示,胎儿ish der(1) t(1;12)(12q+,1q+),即存在1p部分单体和12q部分三体;父亲正常;母亲为ish t(1;12)(12q+,1q+;12p+,1p+),为染色体隐匿性易位携带者。结论1p36.33p36.13与12q24.31q24.33隐匿性易位会导致胎儿畸形,联合CCA、SNP和FISH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对隐匿性易位患者进行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239.
目的 从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初生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3个方面,对野生与栽培赤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收集17批野生赤芍和9批栽培赤芍,使用游标卡尺及天平测量其性状数据,番红固绿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并观察显微特征,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201浸出物测定法和通则2202鞣质含量测定法,分别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和总鞣制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范氏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纤维类成分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UPLC-ELSD)测定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UPLC测定次生代谢物(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儿茶素、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鞣花酸、1,2,3,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柚皮素、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内酯苷)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野生和栽培赤芍的各项含量测定数据进行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P<0.05为标准,确定不同要素对两者差异的贡献。结果 性状方面,野生赤芍呈现传统总结的“糟皮粉碴”特征,其外皮疏松易脱落,表面有纵沟及皱纹,而栽培赤芍外皮不易脱落,表面较为光滑;野生赤芍断面木质部放射状纹理更明显,呈菊花心,空泡且裂隙较多,栽培赤芍断面木质部放射状状纹理不明显,致密,个别存在裂隙。显微方面,野生赤芍较栽培赤芍木质部放射状导管排列数更多,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草酸钙簇晶数量在野生赤芍中较多,而淀粉粒数量在栽培赤芍中明显增多。初生化学成分含量方面,栽培赤芍的多糖、淀粉含量明显高于野生赤芍(P<0.05),纤维素、木质素、果糖、葡萄糖含量在野生赤芍中明显高于栽培赤芍(P<0.05)。13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野生赤芍中芍药苷、没食子酸甲酯、儿茶素、氧化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栽培赤芍(P<0.05),而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鞣花酸、柚皮素、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内酯苷含量则明显低于栽培赤芍(P<0.05)。共筛选出10个对区分野生与栽培赤芍贡献较大的变量,包括芍药内酯苷、纤维素、苯甲酰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柚皮素、鞣花酸、淀粉、木质素、芍药苷、总鞣质。结论 野生和栽培赤芍在性状、显微特征、初生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增加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比值、氧化芍药苷及纤维素含量等能够作为表征不同生产方式赤芍的指标,以完善赤芍的质量标准。该研究可为赤芍质量标准的提升和引导赤芍高品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0.
<正>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医院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又称现况调查或横断面调查。该调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结果真实可靠。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其变化趋势,掌握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了解易患人群,对制定整改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