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观察中医分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采用中医分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组按中医分证属邪犯肺卫证者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属卫气同病证者给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属气营两燔证者给予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静滴或含服利巴韦林,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两组病例均治疗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但从两组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8070 P<0.005).结论 中医分证治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中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建立板桥党参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石油醚脱脂,savage法脱蛋白;以板桥党参精制多糖测得板桥党参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1.1%;板桥党参中多糖的含量为19.5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板桥党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苍耳子熏洗治疗炎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苍耳子50克煎水熏洗炎性痔,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肛门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肛缘水肿、血栓肿块的消退程度以及内痔脱出嵌顿的回缩程度作出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5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2905,P〈0.001)。结论:苍耳子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抗炎、修复作用,能迅速消除炎性痔的症状与体征,具有简、便、廉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14.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 方法:对20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个月,1例患者在移植后5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µ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鼻窦炎儿童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参荃白术散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0.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是MMP家族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MMP,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MMP-9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相关,也可以为结直肠癌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和讨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在临床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克拉霉素治疗组50例和阿莫西林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的联合治疗中抗菌药都是左旋氧氟沙星,抑酸药是雷贝拉唑。治疗时长是10 d,对照组50例为单纯使用雷贝拉唑治疗。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的6周内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克拉霉素治疗组Hp根治46例,根治率为92%;阿莫西林治疗组根治41例,根治率为89.13%,对照组根治率为62%,得知克拉霉素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阿莫西林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是在临床是安全高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不同原发部位的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88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肿瘤不同部位对预后影响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升结肠组患者平均年龄最大(61.1±12.3)岁,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47%)。升结肠组和横结肠组肿瘤直径(5.9±2.2 cm和5.8±2.4 cm)显著大于降结肠组及乙状结肠组(4.4±1.8 cm和4.6±1.7 cm)(P=0.000)。乙状结肠组Ⅰ期患者所占比例最高(9.9%),约为升结肠组的3倍(3.8%)(P=0.001)。升结肠组和横结肠组肿瘤中黏液分泌、低分化及未分化和脉管瘤栓比例均显著高于降结肠组及乙状结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升结肠组、横结肠组、降结肠组和乙状结肠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75.4%、73.5%和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后,与升结肠组患者相比,乙状结肠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68, 95%CI: 0.50~0.91)。按期别分层分析显示乙状结肠癌(HR=0.54,95%CI: 0.32~0.90)在Ⅳ期结肠癌中预后最优。结论 不同原发部位的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存在差异,Ⅳ期结肠癌中乙状结肠癌预后最佳。  相似文献   
119.
背景: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受者的内分泌和糖类、脂类代谢也发生了变化,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已成为影响患者移植后短期及长期存活率的一项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到人肾存活。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相关因素,总结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降低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郑州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18例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肾移植前有糖尿病病史者2例,均为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病史者16例。酮症发生的时间为肾移植后3 d~2.5年。早期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快出现脱水和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对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去除诱因以及针对并发症等治疗。 结果与结论:治疗成功13例,人/肾存活良好,成功率72%;3例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17%;2例患者救治成功,但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提示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与抗排斥药物及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的严重的肾移植后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0.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个月,1例患者在移植后5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μ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