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佐治儿童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效果.方法 对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1 373例,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分泌物RSV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分泌物MP 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MP IgG、IgM抗体.其中确诊RSV肺炎168例,MP肺炎143例,RSV试验组、RSV对照组各84例.MP肺炎患儿143例,年龄(4.75±2.36)岁;男78例,女65例;MP试验组72例,MP对照组7 1例.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MP试验组和MP对照组发热、过敏原阳性、血生化异常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RSV试验组和RS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试验组和MP对照组喘息、肺部哕音、影像学阳性发生率分别低于RSV试验组和RS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咳嗽、神经系统症状、肝和/或脾脏肿大、呼吸衰竭、血培养阳性发生率及白细胞(WBC)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P试验组与MP对照组、RSV试验组与RSV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缓解率明显高于RS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缓解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喘息缓解率明显高于M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0.05),余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缓解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试验组影像学阳性缓解率高于MP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MP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可?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的CRAB菌株数据,描述其临床分布,并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 182株非重复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CRAB 514株,其中CRAB感染菌株367株;2014-2016年CRAB感染检出率逐年上升;CRAB标本多来源为痰液,占61.31%;CRAB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占47.1%;CRAB感染菌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胸外科、急诊科、普外科胃肠和呼吸科,占59.67%;3年间CRAB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CRAB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和胸外科等科室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CRAB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采取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可降低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胡丹 《吉林医学》2013,(34):7156-7157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传统外剥切内扎手术治疗重型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重型痔疮患者14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创口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有较大缩短,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发生并发症较少,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切内扎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社、美敦力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院主办,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办的"2013全国鼻内镜外科技术进阶课程第八期"于2013年4月11~14日在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会议室召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选择7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及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名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病毒、护肝等治疗,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10 mg·kg-1·d-1),疗程为2~3周。治疗2周后,比较常规治疗组和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和TNF-α、IL-6的变化情况。结果:(1)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TNF-α和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BIL、DBIL、ALT、GGT、TBA及TNF-α和IL-6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BIL、DBIL、ALT、GGT、TBA及TNF-α和IL-6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能更有效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探讨成人麻痹性斜视的类型和手术矫正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06/2013-06成人麻痹性斜视临床病例46例,将所有病例分为水平斜视组和垂直斜视组,其中水平斜视为主者26例,包括外直肌麻痹16例,内直肌麻痹10例;垂直斜视为主者20例,包括上斜肌麻痹7例,上直肌麻痹8例,下直肌麻痹2例,双上转肌麻痹3例。发病原因:先天性者9例,车祸等外伤所致19例,鼻部或颅脑手术史8例,原因不明者10例。手术方式包括直肌后徙术、直肌缩短术、直肌部分移位术或直肌联结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等。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对水平斜视组的两种术式改善麻痹眼运动情况进行t检验。
  结果:末次随访时水平斜视组治愈、好转和无效者分别为20例(77%),5例(19%),1例(4%);垂直斜视组分别为15例(75%),3例(15%)和2例(10%),两组间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痹眼的眼球运动得到改善。水平斜视中所用的两种术式,均能改善麻痹眼的眼球运动,分别为3.76±0.91,3.72±0.84mm,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93)。
  结论:成人麻痹性斜视病情复杂,根据不同麻痹肌及麻痹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可获得眼位的美容正位,改善代偿头位和主要注视野的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人际关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癌症患者的迁延不愈重要原因,因此,缓解疼痛、解除疼痛,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晚期癌痛患者的首要问题。近年研究发现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及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2型BALB/c小鼠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猪链球菌2型(SS2)中国高致病株05ZYH33株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探讨其作为SS2动物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用猪链球菌活菌经腹腔注射感染小白鼠,并做阴性对照。通过LD50测定、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菌株在各脏器内定植分布检测、细胞因子测定,观察和分析小鼠感染SS2后机体的一系列改变。结果 BALB/c小鼠对05ZYH33株易感,其LD50为4×107 CFU/ml,并可区分强毒株和无毒株毒力差异;病原分离鉴定证实各脏器感染菌株均为SS2;涂板计数表明野生株05ZYH33在小鼠各脏器定植量显著高于无毒株Δcps2B;病死鼠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典型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微血栓形成;野生株及无毒株均可引起炎症因子IL-6及趋化因子MCP-1的释放,但无毒株△cps2B诱导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野生株(P0.05)。结论 BALB/c小鼠可被SS2感染并引发炎症反应。适龄SPF BALB/c小鼠是中国SS2强致病株良好的动物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