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DNA damage response (DDR) in different cell cycle status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and the role of H2AX in DDR were investigated. The PBLs were stimulated into cell cycle with phytohemagglutinin (PHA). The apoptotic ratio and the phosphorylation H2AX (S139) were flow cytometrically measured in resting and proliferating PBLs after treatment with camptothecin (CPT) or X-ray. The expressions of γH2AX, Bcl-2, caspase-3 and caspase-9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DDR in 293T cells was detected after H2AX was silenced by RNAi metho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s) were both induced in quiescent and proliferating PBLs after CPT or X-ray treatment. The phosphorylation of H2AX and apoptosis were more sensitive in proliferating PBLs compared with quiescent lymphocytes (P<0.05).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nti-apoptotic proteins Bcl-2 were reduced and cleaved caspase-3 and caspase-9 were increas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CPT-induced apoptosis in 293T cells between H2AX knocking down group and contro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proliferating PBLs were more vulnerable to DNA damage compared to non-stimulated lymphocytes and had higher apoptosis rates. γH2AX may only serve as a marker of DNA damage but exert no effect on apoptosis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日间病房乳腺癌患者输注赫赛汀的护理经验。方法建立日间病房运行模式,确立收治对象,制定规范的住院流程和输注流程,加强赫赛汀药物管理、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健康教育,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加强护理管理。结果 124例乳腺癌患者输注赫赛汀1 482例次,平均住院日为1.34 d,患者满意率98.5%。结论设立病区内日间病房收治输注赫赛汀患者,满足患者对快捷方便医疗服务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卵巢扭转1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输卵管卵巢扭转是一种少见的妇产科急腹症 ,无特殊的表现 ,极易误诊。我院从 1975~ 1998年共收治 18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75~ 1998年经手术病理确诊 18例 ,患者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42岁 ,2 0岁以下 7例 ,占 38 9% ,40岁以上 1例 ,占 5 6 % ,未婚 9例 ,占 5 0 %。1 2 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为突发的阵发性患侧剧痛 ,最短 2小时 ,最长 3天 ,伴恶心、呕吐、白带增多 ,一般无晕厥 ,部分病例有低热 ,有急性腹膜炎体征 ,患侧下腹部有剧烈触痛 ,反跳痛及程度不等的腹肌紧张。双合诊或肛诊 :宫颈有举痛 ,附件可触及肿…  相似文献   
14.
李卫敏  李洋  郑立红  肖薇  张恂 《北京中医药》2010,29(12):933-934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芷中主要化学成分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3种白芷用规范炮制方法和常用炮制方法加工后欧前胡素含量.结果 在常用炮制方法加工中,经过硫磺熏蒸的白芷欧前胡素含量分别为0.059%、0.135%、0.064%;在规范炮制方法加工中,未经过硫磺熏蒸的白芷欧前胡素含量分别为0.191%、0.183%、0.141%.结论 在常用炮制方法加工中,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李卫敏  李洋  郑立红  肖薇  张恂 《北京中医》2010,(12):933-934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芷中主要化学成分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3种白芷用规范炮制方法和常用炮制方法加工后欧前胡素含量。结果在常用炮制方法加工中,经过硫磺熏蒸的白芷欧前胡素含量分别为0.059%、0.135%、0.064%;在规范炮制方法加工中,未经过硫磺熏蒸的白芷欧前胡素含量分别为0.191%、0.183%、0.141%。结论在常用炮制方法加工中,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颈椎康复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30 nm。结果丹参、香附的薄层鉴别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芍药苷在0.202 884~1.014 4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9%,RSD=0.865%(n=5)。结论本方法能很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有利于颈椎康复丸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湿热瘀滞型CP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5例,脱落4例)和药物组(35例,脱落5例).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次0.2 mg,每晚1次)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基础上,电针关元、三阴交、阴陵泉治疗(疏密波,电流强度为...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院位置及医疗特殊性,我们在1984年8月至1994年12月十余年间,先后对46例创伤伤员进行空运救护,除1例死亡外,45例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4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受伤现场离我院最近距离60km,最远距离865km。飞行高度1000—2000m。空中飞行时间45-240min,平均88mln。2.伤员分类:主要按部位分为6类:①头颈部伤11例,其中合并昏迷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呼吸困难3例,应激性胃溃疡2例;②胸部伤7例,其中合并气胸3例,呼吸困难2例;③腹部伤6例,其中合并休克2例,空腔脏器伤3例,肝破裂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为模型,探讨作用于同一细胞周期的化疗药物 Camptothecin(CPT)和Cytosine arabinoside(Ara-C)联合应用时是否具有抗癌增效作用、引起细胞凋亡的周期时相性是否发生改变及对细胞周期检测点(ckeckpoint)的影响.方法喜树碱(CPT)(0.25 μmol/L),阿糖胞苷(Ara-C)(1.00 μmol/L),及喜树碱(CPT)(0.25 μmol/L) 阿糖胞苷(Ara-C)(1.00 μmol/L) 二药共同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MOLT-4细胞4 h,分别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观察其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Sub-G1法,API法及cyclins/DNA双参数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凋亡细胞的周期时相性及CyclinE的表达规律.以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喜树碱和阿糖胞苷联合应用时,凋亡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加,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发生凋亡的细胞大多数仍然是S期细胞.CyclinE的表达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作用于同一细胞周期的化疗药物CPT和Ara-C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效应但并不改变细胞周期的作用点(Checkpoint).CyclinE和Bcl-2蛋白似乎在药物作用时起着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并对检测点的敏感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空运救护创伤员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