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干预高糖受损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并探讨AS-IV对高糖受损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足月新生儿脐带血分离、培养并鉴定EPCs,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30 mmol/L的葡萄糖预处理120 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HG+AS-IV组)和对照组(HG组),同时设置正常组(NC组)。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AS-IV(0、25、50、100、200、400 mg/L)干预EPCs 24 h后的增殖情况,绘制增殖曲线,初步得出AS-IV干预高糖受损人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进而通过CCK-8增殖实验、黏附能力测定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及Matrigel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最佳浓度的AS-IV对高糖受损EPCs增殖、黏附、迁移和成管功能的影响。结果:AS-IV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与对照组比较,100 mg/L AS-IV干预后的高糖受损EPCs增殖能力、黏附细胞数、细胞迁移率、体外成管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5);同时检测实验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0.05)。结论:AS-IV可显著改善体外高糖受损的人EPCs的生物学功能,恢复其原有活力并具有介导血管新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在血管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6层CT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图像质量更加清晰,配合最新的软件使图像已经接近解剖图谱的效果。笔者就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皮质脊髓柬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对9例正常被试和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 T1WI、T2WI和DTI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Ⅱ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柬3D纤维束图。对正常被试分别在内囊前角、膝部、后角选择感兴趣区测量主要白质纤维柬FA值。脑卒中病人对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进行FA测量。将感兴趣区设在双侧大脑脚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3D重建。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结果:在正常组双侧自质纤维束FA值无明显差异,但相同部位不同白质区的FA值有明显差异(t=3.12,P〈0.05),重建FA值图与方向编码彩色图可显示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卒中病人组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有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柬的走行及分布,为大脑自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同领域。DTIFA值图及DEC图可以显示卒中病人梗死区白质纤维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程度。3D纤维束图可以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锥体束状况,有利于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的关系,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4.
颞叶癫痫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叶癫痫是临床常见的脑部慢性疾病。海马硬化是其主要原因。据统计.25%的癫痫发作是药物难治性的。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应用,在癫痫病灶的发现、定位以及定性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从形态及信号方面观察海马结构,还可通过测量其体积进行量化评价。特别是近来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的临床应用为监测脑内化学物质的代谢提供了非介入性手段.可以为癫痫病灶的定位、药物疗效检测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对磁共振的螺旋桨技术就图像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伪影等图像质量要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 10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常规头部扫描序列 FSE T2W和 Propeller FSE T2W进行轴位扫描.对两种序列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并各选取同一层面,相同的位置的一幅图像进行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10例志愿者的 Propeller FSE图像质量优于常规 FSE,灰、白质的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常规的 FSE图像中,眼球的转动造成明显的运动伪影,脑积液的搏动伪影也非常明显;而在 Propeller FSE T2W序列扫描结果中,这两种运动伪影都被消除了.头动时常规的 FSE图像非常模糊,有明显的运动伪影,没有任何诊断意义.Propeller FSE T2W序列扫描图像上基本没有运动伪影,图像质量略有下降,但明显好于常规 FSE图像,有诊断价值.结论 Propeller FSE和常规 FSE相比,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并能有效地克服运动伪影.  相似文献   
126.
产妇心理与分娩及新生儿情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5 6例分娩期产妇进行了艾森克 (EPQ)问卷的心理测量 ,按测量结果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的难产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情绪较不稳定的产妇易发生难产 ,产程时间明显延长 ,主要表现为第二产程延长 ,产时出血也明显较多 ,新生儿出生时的缺氧程度也较严重。结论 :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7.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比较颞叶癫痫患者和正常人脑灰质的体积,探讨颞叶癫痫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颞叶癫痫患者及1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全脑三维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学(VBM)方法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数据,计算和比较两组脑灰质的体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侧颞叶癫痫患者的右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海马、左侧额上回、右侧尾状叶、右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减小(P均0.05);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的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舌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丘脑、左侧枕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减小(P均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多个脑区脑灰质体积降低,通过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可以反映脑灰质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前后MRI动态增强灌注成像的时间-信号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初诊未治疗鼻咽癌患者326例,于调强放疗前后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放疗前后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的曲线特征。结果鼻咽癌放疗前动态增强曲线多呈速升-速降型或速升-平台型,放疗后动态增强曲线多呈缓慢上升型或缓升-平台型。结论调强适形放疗不仅可以缩小鼻咽癌的肿瘤体积,治疗其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同时可有效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降低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比较螺旋桨扫描技术(PROPELLER FSE)和平面回波成像(EPI)两种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探讨PROPELLER技术在DW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67例临床疑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别行PROPEL-LER FSE DWI、EPI DWI和常规T1WI、T2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比较两种不同的DWI序列的图像质量,病灶检出率和对病变的显示程度。结果67例EPI DWI图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磁化率伪影,67例PROPELLER FSE DWI图像未见明显伪影及变形。67例中共发现并确诊46个急性脑梗死灶(4例为颅内多发病灶),其中病灶位于颅底区域12个,非颅底区域34个。PROPELLER FSE DWI和EPI DWI均可分辩出所有非颅底区域梗死灶。对12个颅底病灶PROPELLER FSE DWI检出率达100%,而EPI DWI可以明确诊断的7个,检出率达58.3%,病灶形态显示不充分或变形者3个,占25%,漏诊2个,漏诊率为16.7%。所有颅底区域病灶EPI DWI上信噪比(SNR)低于相应PROPELLER FSE DWI的SNR(t=-2.874,P<0.05)。结论PROPELLER FSE DWI能提高图像SNR,有效消除颅底磁化率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提高颅底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管壁厚度<0.1 mm、管径<3 mm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MSCT、CAG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ISR、管壁厚度<0.1 mm、管径<3 mm的一致性。结果 CAG检查结果显示,105例冠心病患者中,PCI后发生ISR 27例,未发生ISR 78例;MSCT检查结果显示,105例冠心病患者中,PCI后发生ISR 25例,未发生ISR 80例。MSCT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ISR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97.4%,正确率为94.3%,阳性预测值为92.0%,阴性预测值为95.0%。Kappa检验结果显示,MSCT检查与CAG检查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